| 致谢 | 第1-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表一览表 | 第9-11页 |
| 图一览表 | 第11-12页 |
| 缩略词 | 第12-13页 |
| 中文摘要 | 第13-16页 |
| Abstract | 第16-2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20-36页 |
| 第一节 肉品风味研究概述 | 第20-25页 |
| 1 产品风味在产品品质中的作用 | 第20页 |
| 2 肉风味前体物质组成 | 第20-21页 |
| 3 影响肉风味的因素 | 第21-25页 |
| 第二节 风味的研究方法 | 第25-30页 |
| 1 感官评价方法 | 第25-26页 |
| 2 风味的指纹分析 | 第26页 |
| 3 风味物质提取分离技术 | 第26-30页 |
| 第三节 羊肉风味的研究概述 | 第30-34页 |
| 1 主要风味物质 | 第30-32页 |
| 2 日粮的影响 | 第32-34页 |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34-36页 |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4页 |
| 2 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 第二章 动物自身差异对脂肪组织品质的影响 | 第36-69页 |
| 第一节 去势、品种和年龄对羊脂肪组织中挥发性物质组成的影响 | 第36-5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9页 |
| 3 讨论 | 第49-51页 |
| 4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二节 性别、部位对湖羊脂肪组织品质的影响 | 第52-6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65页 |
| 3 讨论 | 第65-67页 |
| 4 小结 | 第67-69页 |
| 第三章 豆油和抗氧化剂对湖羊脂肪风味的影响 | 第69-98页 |
| 第一节 豆油和抗氧化剂对育肥湖羊生长、瘤胃发酵和血清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 第69-7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9-7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2-73页 |
| 3 讨论 | 第73-75页 |
| 4 小结 | 第75-76页 |
| 第二节 豆油和抗氧化剂对湖羊脂肪组织抗氧化水平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76-8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6-81页 |
| 3 讨论 | 第81-82页 |
| 4 小结 | 第82-83页 |
| 第三节 豆油和抗氧化剂对育肥湖羊脂肪风味的影响 | 第83-9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3-8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4-95页 |
| 3 讨论 | 第95-97页 |
| 4 小结 | 第97-98页 |
| 第四章 综合讨论 | 第98-104页 |
| 1 挥发性物质与羊肉风味 | 第98-101页 |
| 2 影响羊肉挥发性物质的因素 | 第101-104页 |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后续展望 | 第104-106页 |
| 1 结论 | 第104页 |
| 2 创新点 | 第104页 |
| 3 后续研究展望 | 第104-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8页 |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