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MPP的跨平台即时通讯软件库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图目录 | 第9-11页 |
表目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5页 |
·项目背景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研究的工作 | 第13-14页 |
·本文课题来源 | 第14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技术综述 | 第15-24页 |
·XMPP协议 | 第15-20页 |
·XMPP体系结构 | 第15-17页 |
·XML流和XML节 | 第17-18页 |
·XMPP主要元素 | 第18-20页 |
·加密算法 | 第20-23页 |
·RSA | 第20-21页 |
·AES | 第21-22页 |
·SHA256 | 第22-23页 |
·Base64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JabberWerxCPP的分析与设计 | 第24-54页 |
·JabberWerxCPP总体介绍 | 第24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24-28页 |
·系统整体架构 | 第24-25页 |
·系统主要模块介绍 | 第25-27页 |
·调用流程 | 第27-28页 |
·IConnect模块 | 第28-35页 |
·IConnect框架总体设计 | 第29-31页 |
·IConnect运行时库初始化 | 第31-32页 |
·IConnect组件的加载 | 第32-33页 |
·IConnect组件交互机制的设计 | 第33-34页 |
·IConnect回调机制的设计 | 第34-35页 |
·IConnect相比COM的优势 | 第35页 |
·XmppPresenceMgr模块 | 第35-45页 |
·用户状态的设计 | 第36-39页 |
·用户设置状态接口设计 | 第39-43页 |
·用户状态的处理 | 第43-45页 |
·端对端加密功能设计 | 第45-53页 |
·XMPP协议的不安全性 | 第45-47页 |
·端对端策略协商流程 | 第47-49页 |
·端对端握手流程 | 第49-52页 |
·通信信息的加解密流程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JabberWerxCPP的实现 | 第54-77页 |
·IConnect模块的实现 | 第54-63页 |
·IConnect运行时库初始化的实现 | 第54-55页 |
·IConnect组件的加载的实现 | 第55-58页 |
·IConnect组件交互机制的实现 | 第58-61页 |
·IConnect回调机制的实现 | 第61-63页 |
·XmppPresenceMgr模块的实现 | 第63-72页 |
·用户设置状态接口的实现 | 第63-67页 |
·用户状态处理的实现 | 第67-72页 |
·端对端加密功能的实现 | 第72-75页 |
·发送RSA公钥过程的实现 | 第72-73页 |
·发送session key过程的实现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总结 | 第77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