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从金牧场到金草地--论从“八十年代”走向宗教信仰的张承志

致谢第1-5页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8页
导论第8-15页
 一、 国内张承志研究现状第8-12页
 二、 本文的缘起、意义和全文布局第12-15页
第一章 “造作”的辽阔牧场——张承志的“八十年代人”情怀第15-29页
 一、 何谓“八十年代人”第15-18页
  1、 未尽的“新启蒙”第15-17页
  2、 张承志——“前红卫兵”身份第17-18页
 二、 “牧民”张承志第18-22页
  1、 由红卫兵变成“新人”第18-20页
  2、 赞颂“母亲——人民”第20-22页
 三、 张承志的理想主义第22-29页
  1、 “新人”再一次失去了庇佑第22-23页
  2、 “我们这一代独有的奋斗”第23-29页
第二章 “八十年代人”在九十年代的变化发展第29-39页
 一、 大众文化的蔓延和精英文化的缺席第29-33页
  1、 大众文化的蔓延第29-30页
  2、 精英文化的缺席第30-33页
 二、 “人文精神大讨论”和“以笔为旗”的张承志第33-39页
  1、 “人文精神大讨论”第33-36页
  2、 “以笔为旗”的张承志第36-39页
第三章 心灵的草地—张承志的宗教意识第39-50页
 一、 由混沌走向清晰的心灵第39-43页
  1、 《金牧场》的改写第39-40页
  2、 向着信仰的长旅第40-43页
 二、 张承志与哲合忍耶第43-50页
  1、 《心灵史》的问世第43-44页
  2、 张承志的宗教意识第44-50页
结语第50-53页
注释第53-58页
参考书目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莉·史密斯小说《若不是…》中的叙事实验
下一篇:现代汉语“走”字的组合状况及其历史来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