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立题依据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生物高分子纳米粒子的制备研究 | 第13-14页 |
·纳米壳聚糖的制备研究 | 第14-16页 |
·纳米壳聚糖的降脂活性研究 | 第16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课题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干法球磨制备纳米壳聚糖 | 第18-29页 |
·前言 | 第18页 |
·材料和设备 | 第18-19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8-19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壳聚糖的干法球磨处理方法 | 第19页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19-21页 |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8页 |
·球磨过程中壳聚糖粒径的变化 | 第21-23页 |
·球磨前后壳聚糖分子结构的变化 | 第23-25页 |
·球磨前后壳聚糖结晶结构的变化 | 第25-26页 |
·球磨前后壳聚糖理化性质的变化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湿法珠磨制备纳米壳聚糖 | 第29-36页 |
·前言 | 第29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9-30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壳聚糖的湿法珠磨处理方法 | 第30页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0-31页 |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5页 |
·珠磨过程中壳聚糖粒径的变化 | 第31-32页 |
·珠磨前后壳聚糖分子结构的变化 | 第32-33页 |
·珠磨前后壳聚糖理化性质的变化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纳米壳聚糖与普通壳聚糖降脂活性的比较研究 | 第36-54页 |
·前言 | 第36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6-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40页 |
·模拟胃液中纳米壳聚糖和普通壳聚糖的溶解性测试 | 第37页 |
·纳米壳聚糖和普通壳聚糖体外结合脂类的能力测定 | 第37页 |
·纳米壳聚糖和普通壳聚糖在大鼠体内降脂实验 | 第37-40页 |
·数据处理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53页 |
·纳米壳聚糖和普通壳聚糖在模拟胃液中溶解速度的比较 | 第40-41页 |
·纳米壳聚糖和普通壳聚糖体外结合脂类能力的比较 | 第41页 |
·纳米壳聚糖和普通壳聚糖体内降脂活性的比较 | 第4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纳米壳聚糖的分子量与降脂活性的关系研究 | 第54-64页 |
·前言 | 第54页 |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实验动物 | 第54-55页 |
·动物分组及饲料配制 | 第55页 |
·动物喂养及取样 | 第55页 |
·大鼠血脂含量测定 | 第55页 |
·大鼠肝脏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测定 | 第55页 |
·大鼠粪便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测定 | 第55页 |
·血清和肝脏中脂酶活性测定 | 第55页 |
·数据处理 | 第55-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2页 |
·不同分子量纳米壳聚糖对大鼠体重和摄食量的影响 | 第56页 |
·不同分子量纳米壳聚糖对大鼠血脂指标的影响 | 第56-59页 |
·不同分子量纳米壳聚糖对大鼠肝脏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影响 | 第59-60页 |
·不同分子量纳米壳聚糖对大鼠粪便中脂类含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不同分子量纳米壳聚糖对大鼠血清和肝脏中脂酶活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论文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