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光弹性涂层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目录 | 第10-13页 |
| 主要符号清单 | 第13-1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7-37页 |
| ·传统光弹性贴片法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 ·基于染料的光弹性涂层法 | 第25-35页 |
| ·彩色光弹性涂层法 | 第25-28页 |
| ·发光光弹性涂层法 | 第28-35页 |
|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 ·选题意义 | 第3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 第2章 发光光弹性基本原理 | 第37-51页 |
| ·光弹性物理基础 | 第37-41页 |
| ·光弹仪偏振布置 | 第41-42页 |
| ·平面应力—光学定律 | 第42-43页 |
| ·光贴片法基本原理 | 第43-45页 |
| ·荧光理论 | 第45-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3章 改进的发光光弹性涂层法 | 第51-73页 |
| ·发光光弹性涂层法的涂层结构改进 | 第51-53页 |
| ·测量原理 | 第53-59页 |
| ·测量系统组成 | 第53页 |
| ·强度公式推导 | 第53-57页 |
| ·应用步骤 | 第57-58页 |
| ·改进涂层优点 | 第58-59页 |
| ·荧光染料的筛选 | 第59-62页 |
| ·改进涂层强度提高实验验证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62-66页 |
| ·仪器与实验材料 | 第62页 |
| ·强度提高验证 | 第62-64页 |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66页 |
| ·改进涂层初步实验验证 | 第66-72页 |
| ·实验样品制备 | 第67页 |
| ·测量系统组成 | 第67-68页 |
| ·实验参数及结果 | 第68-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4章 发光光弹性涂层厚度测量方法 | 第73-87页 |
| ·测量原理 | 第75-76页 |
| ·强度与厚度线性关系初步确立 | 第76-80页 |
| ·浓度范围测量 | 第76-78页 |
| ·浓度选择 | 第78-80页 |
| ·强度—厚度验证曲线 | 第80-86页 |
| ·实验样品制备 | 第80-81页 |
| ·测量系统组成 | 第81页 |
| ·实验结果 | 第81-83页 |
| ·数据处理 | 第83-85页 |
| ·LPC厚度分布测定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第5章 发光光弹性涂层法应变分离方法 | 第87-109页 |
| ·光学菲涅尔响应 | 第88-99页 |
| ·测量系统及原理 | 第88-93页 |
| ·涂层折射率测量 | 第93-98页 |
| ·光学菲涅尔响应曲线 | 第98-99页 |
| ·斜入射应变分离 | 第99-108页 |
| ·应变分离原理 | 第99-104页 |
| ·信噪比理论分析 | 第104-107页 |
| ·应变分离步骤 | 第107-10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109-110页 |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110-11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1-121页 |
| 致谢 | 第121-12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主持课题 | 第123-12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23-12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的课题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