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操作虚拟化及时序逻辑的恶意代码分析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问题描述 | 第14-15页 |
·本文工作 | 第15-16页 |
·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工作 | 第17-26页 |
·恶意代码基本概念及攻击原理 | 第17-19页 |
·恶意代码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恶意代码攻击原理 | 第18-19页 |
·恶意代码分析技术 | 第19-25页 |
·静态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动态分析方法 | 第2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基于操作虚拟化的恶意代码监测 | 第26-40页 |
·内核级代码操作监控技术 | 第26-32页 |
·API函数挂钩 | 第26-27页 |
·内核中监控Native API调用 | 第27-30页 |
·内核级代码操作监控器 | 第30-32页 |
·基于操作虚拟化的系统状态回滚 | 第32-38页 |
·操作虚拟化方法的原理 | 第32-34页 |
·基于操作虚拟化的系统状态回滚实现 | 第34-36页 |
·方法分析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基于时序逻辑的恶意代码行为分析 | 第40-52页 |
·理论基础 | 第40-42页 |
·基于一阶谓词时序逻辑的恶意行为形式化描述 | 第42-45页 |
·恶意行为判定 | 第45-50页 |
·算法描述 | 第45-47页 |
·算法分析 | 第47-48页 |
·实例说明 | 第48-50页 |
·方法分析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恶意代码行为分析系统OV_MAS | 第52-62页 |
·系统需求及框架 | 第52-54页 |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54-58页 |
·系统评测与实验分析 | 第58-61页 |
·测试环境 | 第58页 |
·性能测试 | 第58-59页 |
·实验分析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全文总结 | 第62页 |
·未来工作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8-6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