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4页 |
| 1 绪论 | 第14-23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研究框架和内容 | 第20-22页 |
|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和存在的局限性 | 第22-23页 |
|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22页 |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22-23页 |
| 2 企业管理者道德资本与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 ·重要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 ·企业管理者的界定 | 第23页 |
| ·企业管理者道德资本的界定 | 第23-24页 |
| ·道德资本理论 | 第24-25页 |
| ·伦理经济学视角的道德资本理论 | 第24页 |
| ·人力资本视角的道德资本理论 | 第24-25页 |
| ·社会学视角的道德资本理论 | 第25页 |
| ·企业绩效评价理论 | 第25-27页 |
| 3 企业管理者道德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 第27-31页 |
| ·管理者道德资本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机理 | 第27-28页 |
| ·管理者道德资本对企业非财务绩效的作用机理 | 第28-31页 |
| ·管理者个人修养对企业文化的作用机理 | 第28-29页 |
| ·管理者职业道德对企业内部制度建设的作用机理 | 第29页 |
| ·管理者社会公德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机理 | 第29-31页 |
| 4 研究设计 | 第31-35页 |
| ·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31-32页 |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2-33页 |
| ·企业管理者道德资本测量方法与指标体系 | 第32页 |
| ·企业绩效测量方法与指标构建 | 第32-33页 |
|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33-35页 |
| ·问卷设计 | 第33-34页 |
| ·数据收集 | 第34-35页 |
| 5 企业管理者道德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35-61页 |
| ·理论假设 | 第35页 |
|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第35-38页 |
| ·信度、效度的涵义及其方法 | 第35页 |
| ·企业管理者道德资本问卷信度分析 | 第35-36页 |
| ·企业绩效问卷信度分析 | 第36-37页 |
| ·效度的检验 | 第37-38页 |
| ·描述性统计 | 第38-42页 |
| ·样本构成统计 | 第38-39页 |
| ·原始指标统计分析 | 第39-42页 |
| ·因子分析 | 第42-54页 |
| ·因子分析法 | 第42-43页 |
| ·企业管理者道德资本指标因子分析 | 第43-51页 |
| ·企业绩效指标因子分析 | 第51-54页 |
|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54-59页 |
| ·企业管理者道德资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分析 | 第54-55页 |
| ·企业管理者道德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55-59页 |
| ·小结 | 第59-61页 |
| 6 提升管理者道德资本,提高企业绩效的建议与对策 | 第61-64页 |
| ·培育提升企业管理者个人道德素质 | 第61页 |
|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构建企业管理者准入机制,培养良好职业道德 | 第61-63页 |
|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构建良好职业道德,形成企业文化氛围 | 第62页 |
| ·构建企业管理者职业道德准入机制,加强任职监督 | 第62-63页 |
| ·强化企业管理者社会责任感,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与引导机制 | 第63-64页 |
| 结语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附录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