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13页 |
·内螺纹磨床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机床部件及整机动/静/热态特性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精密螺母磨床关键部件的动静态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 | 第14-45页 |
·有限元分析法与试验建模分析法简介 | 第14-15页 |
·有限元分析法 | 第14页 |
·试验建模分析法 | 第14-15页 |
·床身的动静态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 | 第15-23页 |
·床身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6-17页 |
·床身模态分析与优化 | 第17-22页 |
·床身结构综合优化 | 第22页 |
·静力校核 | 第22-23页 |
·磨杆动静态特性有限元分析及模态试验 | 第23-36页 |
·磨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磨杆动静态特性分析 | 第25-30页 |
·磨杆模态试验 | 第30-36页 |
·下台面的动静态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 | 第36-40页 |
·下台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7页 |
·下台面静力分析 | 第37-38页 |
·下台面模态分析与结构优化 | 第38-40页 |
·头架的模态分析及结构优化 | 第40-44页 |
·头架体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头架体壳模态分析与优化 | 第41-43页 |
·头架体壳综合优化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3 精密螺母磨床工作台热态特性分析 | 第45-52页 |
·工作台热源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5-48页 |
·工作台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工作台的热源 | 第46-47页 |
·工作台的边界条件 | 第47-48页 |
·上台面热态特性研究 | 第48-51页 |
·上台面热态特性分析 | 第48-50页 |
·上台面热-力耦合分析与静力分析比较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精密螺母磨床整机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研究 | 第52-70页 |
·磨床整机结合面的有限元模拟 | 第53-54页 |
·概述 | 第53页 |
·结合面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 第53-54页 |
·磨床结合面的参数识别 | 第54-58页 |
·结合面参数识别方法简介 | 第54-56页 |
·床身和座体之间结合面的参数计算 | 第56-57页 |
·工作台上下台面导轨滑块结合面的参数计算 | 第57页 |
·座体和砂轮架之间结合面的参数计算 | 第57-58页 |
·磨床整机动态特性分析 | 第58-63页 |
·整机有限元模型 | 第58-59页 |
·整机模态分析 | 第59-62页 |
·整机谐响应分析 | 第62-63页 |
·磨床整机动态特性改进研究 | 第63-69页 |
·磨床关键部件结构优化对整机动态性能的影响 | 第64页 |
·磨床主要结合面参数对整机动态性能的影响 | 第64-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0-73页 |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