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状中孔结构炭基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电容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引言 | 第9-10页 |
·超级电容器概述 | 第10-13页 |
·超级电容器储能机制 | 第10-11页 |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 第11页 |
·超级电容器的研发现状 | 第11-13页 |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状况 | 第13-21页 |
·炭材料 | 第13-19页 |
·金属氧化物 | 第19-20页 |
·导电聚合物(掺杂有机材料) | 第20页 |
·复合电极材料 | 第20-21页 |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论文的选题依据 | 第21-22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23-28页 |
·材料制备 | 第23-24页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3-24页 |
·材料制备工艺 | 第24页 |
·材料表征技术 | 第24-26页 |
·氮气吸附实验 | 第24-25页 |
·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 | 第25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5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5-26页 |
·热重分析(TGA) | 第26页 |
·拉曼光谱分析 | 第26页 |
·电化学测量技术 | 第26-28页 |
·电极制备 | 第26页 |
·循环伏安(CV)测试 | 第26页 |
·交流阻抗测试 | 第26-27页 |
·充放电测试 | 第27-28页 |
第3章 具有无序针状孔结构中孔炭的制备与性能 | 第28-55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无序针状孔结构中孔炭的制备 | 第29-30页 |
·原料热分析 | 第30-31页 |
·中孔炭的微观形貌表征 | 第31-32页 |
·纳米 Mg(OH)2用量对中孔炭孔结构的影响 | 第32-33页 |
·炭化工艺参数对多孔炭性能的影响 | 第33-43页 |
·对孔结构的影响 | 第33-36页 |
·对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36-38页 |
·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8-43页 |
·纳米 Mg(OH)2直径大小对中孔炭性能的影响 | 第43-46页 |
·中孔炭的比电容量与孔径的关系 | 第46-50页 |
·局域石墨化结构形成机制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有机凝胶基层次孔结构多孔炭的制备与性能 | 第55-85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直接炭化 RF 有机凝胶制备多孔炭 | 第56-76页 |
·材料制备 | 第56-57页 |
·凝胶复合物的形成 | 第57-58页 |
·多孔炭的微结构 | 第58-60页 |
·多孔炭孔隙的形成 | 第60-65页 |
·纳米颗粒对微孔形成的作用 | 第65-66页 |
·凝胶制备条件对孔结构的影响 | 第66-69页 |
·炭化工艺条件对孔结构影响 | 第69-71页 |
·多孔炭的电化学性能 | 第71-76页 |
·NaOH 活化对层次孔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改善 | 第76-84页 |
·材料制备 | 第76-77页 |
·外浸渍 NaOH 活化对孔结构的影响 | 第77-79页 |
·原位 NaOH 活化对孔结构的影响 | 第79-81页 |
·NaOH 活化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8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5章 沥青基层次孔结构多孔炭的制备与性能 | 第85-110页 |
·引言 | 第85-86页 |
·直接炭化制备煤焦油沥青基多孔炭 | 第86-96页 |
·材料制备 | 第86-87页 |
·原料的热分析 | 第87-88页 |
·炭化温度对多孔炭结构的影响 | 第88-91页 |
·空气预氧化对多孔炭结构的影响 | 第91-94页 |
·沥青与 Mg(OH)2比例对多孔炭结构的影响 | 第94-95页 |
·电化学性能 | 第95-96页 |
·NaOH 活化对改善沥青基多孔炭性能的作用 | 第96-100页 |
·材料制备 | 第96-97页 |
·NaOH 活化对多孔炭孔结构的影响 | 第97-98页 |
·NaOH 活化对多孔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98-100页 |
·NaOH 活化水性中间相沥青制备多孔炭 | 第100-107页 |
·材料制备 | 第100-101页 |
·多孔炭的元素组成分析 | 第101-102页 |
·多孔炭的孔结构分析 | 第102-104页 |
·电化学性能 | 第104-107页 |
·层次孔结构多孔炭的孔分布对比容量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6章 中孔炭/MnO2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第110-126页 |
·引言 | 第110-111页 |
·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11-112页 |
·复合材料的成分表征 | 第112-113页 |
·材料的微观结构 | 第113-118页 |
·电化学性能 | 第118-121页 |
·非对称电容器的组装与性能 | 第121-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42页 |
致谢 | 第142-14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4-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