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新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政府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主要概念 | 第12-14页 |
·地区经济一体化 | 第12页 |
·粤港澳合作 | 第12-13页 |
·政府对策 | 第13页 |
·南沙新区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简要评述 | 第17页 |
·研究目标、思路、方法和内容 | 第17-20页 |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论文内容和框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跨区域合作:理论与实践 | 第20-27页 |
·区域一体化内涵与影响 | 第20-21页 |
·区域一体化的内涵 | 第20-21页 |
·区域一体化的影响 | 第21页 |
·区域一体化合作的实践 | 第21-24页 |
·北美自由贸易区 | 第21-22页 |
·欧洲联盟 | 第22页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 | 第22页 |
·“核心湾区” | 第22-23页 |
·国际大都市 | 第23-24页 |
·粤港澳合作理论基础与实践 | 第24-27页 |
·粤港澳合作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南沙与港澳合作情况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粤港澳合作现状与问题 | 第27-33页 |
·粤港澳合作现状 | 第27-28页 |
·港澳企业在粤聚集发展 | 第27页 |
·CEPA 推动粤港澳更紧密合作 | 第27-28页 |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强区域联动 | 第28页 |
·粤港澳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新产业分工体系不健全 | 第28页 |
·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 | 第28-29页 |
·金融水平不能适应经济融合的客观需要 | 第29页 |
·跨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第29页 |
·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差异较大 | 第29-30页 |
·粤港澳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0-33页 |
·地方政府跨区域合作不协调 | 第30页 |
·规划编制步伐相对滞后 | 第30-31页 |
·政府推进力度不足 | 第31页 |
·管理机制体制与粤港澳深入合作不适应 | 第31页 |
·基础设施亟需协调发展 | 第31-32页 |
·配套扶持政策未到位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南沙新区粤港澳合作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33-42页 |
·推动南沙粤港澳合作是发展的必要性 | 第33-38页 |
·符合国家的地方发展愿景 | 第33页 |
·迎接国家其他新区挑战的需要 | 第33-36页 |
·有利于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 | 第36-37页 |
·构建珠三角转型升级新平台 | 第37页 |
·形成国家和省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 第37-38页 |
·探索开辟新型城市化道路 | 第38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38-42页 |
·中央及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 第38-39页 |
·与港澳合作的大好机遇 | 第39页 |
·区位优势 | 第39-40页 |
·经济基础 | 第40-41页 |
·基础设施 | 第41页 |
·生态环境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南沙新区粤港澳合作政府对策完善的建议 | 第42-49页 |
·省、市政府层面 | 第42-43页 |
·积极争取中央及各界支持 | 第42页 |
·高起点推进合作发展规划 | 第42-43页 |
·研究提出与港澳错位发展的科学定位 | 第43页 |
·推动建立省部级层面的统筹管理机制 | 第43页 |
·南沙区政府层面 | 第43-49页 |
·争取政策支持 | 第44页 |
·建立统筹管理机制 | 第44-45页 |
·尽快启动整体连片开发建设 | 第45页 |
·创新机制体制 | 第45-46页 |
·强化区域联动 | 第46-47页 |
·优化政务服务功能 | 第47页 |
·创建人才特区 | 第47页 |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