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7-8页 |
一、 引入山水画元素对意笔花鸟画具有深远意义 | 第7页 |
二、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初衷 | 第7-8页 |
三、自我创作中把山水画元素运用意笔花鸟画的感悟 | 第8页 |
第二节 追踪名师的足迹 | 第8-11页 |
一、 意笔花鸟画新境界——潘天寿花鸟画作品中的山水画元素 | 第8-9页 |
二、 郭味蕖潜心探索的成就 | 第9-11页 |
三、 王晋元——热带雨林中的寻路人 | 第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四节 研究价值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意笔花鸟画概论 | 第13-19页 |
第一节 历史概述 | 第13-15页 |
第二节 意笔花鸟画的审美特征 | 第15-17页 |
一、 写意传神 | 第15页 |
二、 气韵生动 | 第15-16页 |
三、 以少胜多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意笔花鸟画现状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意笔花鸟画中山水画元素的引入及渊源 | 第19-23页 |
第一节 花鸟画与山水画的渊源 | 第19-21页 |
一、 花鸟画的起源 | 第19-20页 |
二、 山水画的起源 | 第20-21页 |
三、 花鸟画与山水画的渊源 | 第21页 |
第二节 意笔花鸟画中山水画元素的引入 | 第21-23页 |
第四章 意笔花鸟画中山水画元素的运用 | 第23-45页 |
第一节 意笔花鸟画中山水画“图式经营”的运用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意笔花鸟画中山水画“物色象形”的运用 | 第24-27页 |
一、 “物色”借鉴 | 第24-26页 |
二、 “象形”借鉴 | 第26-27页 |
第三节 意笔花鸟画中山水画“笔墨技法”的运用 | 第27-29页 |
第四节 历代花鸟画家对山水画元素的运用 | 第29-42页 |
一、 历代花鸟画家对山水画元素的运用 | 第29-36页 |
二、 现当代花鸟画家对山水画元素的运用 | 第36-42页 |
第五节 将山水画元素引入意笔花鸟画的意义与自我创作体会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