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本论文的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合作学习的历史 | 第13页 |
·合作学习的定义 | 第13-15页 |
·外国学者的观点 | 第13-14页 |
·我国学者的观点 | 第14-15页 |
·我国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研究 | 第15-16页 |
·合作学习的几种常见模式 | 第16-18页 |
·STAD模式 | 第16-17页 |
·TGT模式 | 第17-18页 |
·Jigsaw模式 | 第18页 |
·GI模式 | 第18页 |
·合作学习评价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18-20页 |
·我国学习评价现状 | 第19页 |
·学习评价发展方向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合作学习在初中教师中运用的实验调查研究 | 第20-43页 |
·实验调查研究背景 | 第20-23页 |
·以导学稿为学习载体的合作学习的实验 | 第23-43页 |
·导学稿的定义和组成 | 第24-26页 |
·具体实验过程 | 第26-38页 |
·口语听说课侧重掌握新词汇和新句型 | 第26-31页 |
·阅读课侧重培养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 | 第31-35页 |
·写作课侧重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培养写作技能 | 第35-38页 |
·建立一套合理的检查评价反馈机制,提高“合作学习型导学稿”的实效 | 第38-43页 |
·对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培训 | 第38-39页 |
·对小组培训 | 第39页 |
·建立一套合理的检查评价反馈机制 | 第39-43页 |
第四章 “合作学习型导学稿”在初中英语中的运用成效及若干思考 | 第43-48页 |
·实验成效 | 第43-46页 |
·若干问题思考 | 第46-48页 |
·提升导学稿编写的实效性 | 第46-47页 |
·提高学生的课堂提问、表达、评价等能力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附表:曹步中学教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问卷调查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