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蜂胶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缩略词(Abbrevintion)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5页
 1 病原学第12-15页
 2 流行病学第15-16页
 3 主要毒力因子第16-18页
   ·荚膜第16页
   ·脂多糖第16-17页
   ·菌毛第17页
   ·外膜蛋白第17页
   ·转铁结合蛋白第17-18页
   ·神经氨酸酶第18页
 4 致病机理第18-19页
 5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第19-20页
 6 诊断第20-23页
   ·病原学诊断第21-23页
   ·免疫学诊断第23页
 7 防制第23-25页
第二章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第25-35页
 1 材料第25-28页
   ·病料来源第25页
   ·主要试验仪器第25-26页
   ·主要试剂第26页
   ·主要培养基及配制第26-27页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27页
   ·引物设计第27-28页
   ·卫星现象检查用菌种第28页
 2 试验方法第28-30页
   ·病原菌的分离第28页
   ·涂片镜检第28页
   ·细菌的菌落形态及染色观察第28-29页
   ·卫星试验第29页
   ·生化试验第29页
   ·PCR检测第29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检测第29-30页
   ·药敏试验第30页
   ·动物试验第30页
   ·血清型鉴定第30页
 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0-33页
   ·细菌的分离培养第30页
   ·细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第30-31页
   ·卫星试验结果第31页
   ·生化试验第31-32页
   ·PCR鉴定第32页
   ·药敏试验第32-33页
   ·动物试验第33页
   ·血清型第33页
 4 讨论第33-35页
第三章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的生长特性的测定第35-39页
 1 材料第35-36页
   ·菌株第35页
   ·主要药品第35页
   ·主要培养基的配制第35-36页
   ·主要试验仪器第36页
 2 试验方法第36-37页
   ·菌株的复壮培养第36-37页
   ·生长曲线的测定第3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7页
 4 讨论第37-39页
第四章 副猪嗜血杆菌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的建立第39-51页
 1 试验材料第40-42页
   ·菌株第40页
   ·主要试剂第40页
   ·主要培养基的配制第40页
   ·主要试验仪器第40-41页
   ·所需溶液的制备第41-42页
 2 试验方法第42-46页
   ·血清的制备第42-43页
   ·包被抗原的制备第43页
   ·间接ELISA方法操作第43-44页
   ·ELISA反应条件的确定第44-45页
   ·敏感性试验第45页
   ·特异性试验第45页
   ·重复性试验第45页
   ·临床应用第45-4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6-50页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和血清最佳稀释倍数的确定第46页
   ·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的确定第46-47页
   ·抗原最佳包被时间的确定第47页
   ·封闭条件的确定第47页
   ·抗原抗体最佳作用时间第47页
   ·酶标二抗作用时间的确定第47页
   ·底物最佳显色时间第47-48页
   ·阴阳判定标准的确定第48页
   ·敏感性试验第48-49页
   ·特异性试验第49页
   ·重复性试验第49-50页
   ·临床试验结果第50页
 4 讨论第50-51页
第五章 副猪嗜血杆菌蜂胶灭活苗的免疫效力研究第51-58页
 1 试验材料第51-53页
   ·菌株第51页
   ·主要仪器第51-52页
   ·主要试剂第52页
   ·主要培养基的配制第52-53页
   ·试验动物第53页
 2 试验方法第53-54页
   ·菌株的复壮培养第53页
   ·疫苗的制备第53页
   ·疫苗的安全性检测第53页
   ·免疫试验Ⅰ第53-54页
   ·免疫试验Ⅱ第5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4-57页
   ·疫苗的安全性检测第54页
   ·攻毒保护试验第54-55页
   ·排菌时间的测定第55页
   ·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第55-57页
 4 讨论第57-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方中药“猪康散”对仔猪体液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土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