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第9-11页 |
|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状况 | 第12-14页 |
|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2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 | 第19-35页 |
| ·SRC异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 | 第19-20页 |
| ·基于数值积分法的SRC异形柱偏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 | 第20-24页 |
| ·基本假定 | 第20-22页 |
| ·坐标系的建立 | 第22页 |
| ·单元划分 | 第22-23页 |
| ·基本计算公式 | 第23-24页 |
| ·基于叠加法的SRC异形柱偏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 | 第24-29页 |
| ·截面的简化 | 第24-26页 |
| ·一般叠加法 | 第26-27页 |
| ·简单叠加法 | 第27-28页 |
| ·修正叠加法 | 第28-29页 |
| ·SRC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影响因素探讨 | 第29-34页 |
| ·截面配钢的影响 | 第29-32页 |
|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轴压比影响 | 第33-34页 |
| ·加载角的影响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3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 第35-47页 |
| ·翼缘对异形柱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实腹式配钢SRC异形柱单向抗剪承载力 | 第36-39页 |
| ·型钢部分的抗剪承载力 | 第36-37页 |
| ·钢筋混凝土部分的抗剪承载力 | 第37-39页 |
| ·空腹式配钢SRC异形柱单向抗剪承载力 | 第39-40页 |
| ·型钢部分的抗剪承载力 | 第39-40页 |
| ·钢筋混凝土部分的抗剪承载力 | 第40页 |
| ·SRC异形柱双向抗剪承载力 | 第40-41页 |
| ·T、L形截面柱双向抗剪承载力 | 第40-41页 |
| ·十形截面柱双向抗剪承载力 | 第41页 |
| ·SRC异形柱斜截面承载力影响因素探讨 | 第41-46页 |
| ·剪跨比的影响 | 第41-42页 |
| ·配箍率的影响 | 第42-44页 |
| ·轴压比的影响 | 第44页 |
|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 ·配钢形式及配钢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承载力 | 第47-65页 |
| ·节点核心区剪力和扭矩的计算 | 第47-49页 |
| ·节点核心区剪力的计算 | 第47-48页 |
| ·节点核心区扭矩的计算 | 第48-49页 |
| ·SRC异形柱节点抗裂承载力计算 | 第49-53页 |
| ·剪扭作用下节点抗裂承载力计算 | 第49-50页 |
| ·实腹式配钢SRC异形柱节点抗裂承载力计算 | 第50-52页 |
| ·空腹式配钢SRC异形柱节点抗裂承载力计算 | 第52-53页 |
| ·SRC异形柱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 | 第53-57页 |
| ·剪扭作用下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 | 第53页 |
| ·实腹式配钢SRC异形柱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 | 第53-55页 |
| ·空腹式配钢SRC异形柱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 | 第55-57页 |
| ·SRC异形柱节点承载力影响因素探讨 | 第57-60页 |
| ·轴压比的影响 | 第57-58页 |
|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 ·配箍率的影响 | 第59页 |
| ·配钢形式及配钢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 ·SRC异形柱节点构造措施 | 第60-63页 |
| ·SRC异形柱—RC梁节点构造措施 | 第60-62页 |
| ·SRC异形柱—SRC梁节点构造措施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5 设计建议、结论以及展望 | 第65-69页 |
| ·设计建议 | 第65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9页 |
| 附件 SRC异形柱设计方法的计算程序 | 第79-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