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染料电聚合修饰的青霉素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3页
   ·抗生素简介第14页
   ·抗生素的分类第14-15页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14页
     ·多肽类抗生素第14页
     ·四环素类抗生素第14页
     ·大环内酯类第14-15页
   ·青霉素第15页
   ·目前用于检测抗生素的方法第15-17页
     ·微生物法第15-16页
     ·理化检测法第16页
     ·免疫分析法第16-17页
   ·酶电化学传感器第17-20页
     ·第一代酶电化学传感器第18页
     ·第二代酶电化学传感器第18页
     ·第三代酶电化学传感器第18-20页
   ·酶的固定化方法第20-21页
     ·吸附法第20页
     ·包埋法第20-21页
     ·共价键结合法第21页
     ·交联法第21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2章 硫堇和溴酚蓝两种染料在玻碳电极上的电聚合研究第23-29页
   ·试剂和仪器第23-24页
     ·试剂第23页
     ·仪器第23-24页
   ·试验方法第24页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第24页
     ·染料电聚合条件的确定第24页
     ·染料电聚合修饰电极的制备第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28页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第24-25页
     ·电聚合硫堇修饰的玻碳电极第25-27页
     ·电聚合溴酚蓝修饰的波碳电极第27-28页
   ·结论第28-29页
第3章 聚溴酚蓝膜包埋青霉素酶法制备青霉素酶电极的研究第29-41页
   ·仪器与试剂第30页
     ·试剂第30页
     ·仪器第30页
   ·试验方法第30-31页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第30页
     ·聚溴酚蓝青霉素酶传感器的制备第30页
     ·聚溴酚蓝青霉素酶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第30页
     ·聚溴酚蓝青霉素酶传感器性能的优化第30-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40页
     ·聚溴酚蓝青霉素酶传感器制备的研究第31-33页
     ·聚溴酚蓝青霉素酶传感器性能的优化第33-35页
     ·聚溴酚蓝青霉素酶传感器性能的优化条件的响应面实验设计第35-37页
     ·验证性实验第37页
     ·工作曲线第37-38页
     ·电极的精确度和稳定性第38-39页
     ·干扰试验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电聚合硫堇修饰青霉素酶电极的研制第41-59页
   ·仪器与试剂第41-42页
     ·试剂第41页
     ·仪器第41-42页
   ·试验方法第42-43页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第42页
     ·电聚合硫堇修饰青霉素酶电极的制备第42页
     ·青霉素酶活力测定第42-43页
     ·酶传感器制备条件和性能的优化第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57页
     ·硫堇的电化学聚合第43页
     ·酶电极制备的研究第43-45页
     ·酶固定化条件的优化第45-48页
     ·酶固定化条件的响应面实验设计第48-50页
     ·电聚合硫堇修饰青霉素酶传感器性能的优化第50-53页
     ·酶传感器性能的响应面优化第53-55页
     ·电聚合硫堇修饰青霉素酶传感器的工作曲线第55-56页
     ·干扰试验第56页
     ·酶电极的精确度和稳定性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腐菌Ganoderma lucidum漆酶对合成染料脱色降解的研究
下一篇:镧系稀土氟化物的水热形貌控制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