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导论 | 第12-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都市圈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都市圈理论发展与演进的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都市圈理论发展与演进的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思路和创新 | 第16-18页 |
2. 都市圈的理论基础与形成机制 | 第18-26页 |
·都市圈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增长极 | 第18-19页 |
·循环因果积累 | 第19-20页 |
·圈层结构理论 | 第20-21页 |
·大都市圈理论 | 第21-22页 |
·都市圈的形成机制 | 第22-26页 |
·产业集聚 | 第23页 |
·人口集聚 | 第23-24页 |
·金融集聚 | 第24-26页 |
3. 西三角经济圈的范围界定 | 第26-32页 |
·基于传统的都市圈范围划分 | 第26-27页 |
·基于物流配送准则的西三角经济圈界定 | 第27-28页 |
·基于战略规划的西三角经济圈界定 | 第28-32页 |
·成渝经济圈的范围界定 | 第28-29页 |
·西安都市圈的范围界定 | 第29-30页 |
·西三角经济圈范围的界定 | 第30-32页 |
4. 构建西三角经济圈的基础与条件 | 第32-45页 |
·三地的基础设施和运输条件 | 第32-35页 |
·基础设施对国民产出的影响 | 第32-34页 |
·川渝陕三地运输条件 | 第34-35页 |
·三地的地域、资源条件分析 | 第35-37页 |
·水资源 | 第35-36页 |
·矿产资源、能源分布 | 第36-37页 |
·三地城市化发展现状 | 第37-40页 |
·三地之间城市空间联系 | 第40-45页 |
5. 构建西三角经济圈的战略意义与影响 | 第45-52页 |
·建立西三角经济圈的战略意义 | 第45-46页 |
·建立西三角经济圈的影响 | 第46-52页 |
·有利于三地产业的空间联系和优势互补 | 第46-49页 |
·有利于提升都市圈范围整体竞争力 | 第49-51页 |
·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影响 | 第51-52页 |
6. 推进西三角经济圈成为中国第四增长极的对策与思路 | 第52-60页 |
·借鉴国内和国外的经验 | 第52-55页 |
·国外大经济圈的发展的借鉴意义 | 第52-54页 |
·国内三大经济圈的发展的借鉴意义 | 第54-55页 |
·基于西三角具体区情提出的对策与思路 | 第55-60页 |
·加速都市圈集聚 | 第56-57页 |
·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 第57-58页 |
·加快转变中心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 第58页 |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 第58-60页 |
7.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