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二型态细胞差异的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部分英文缩写说明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2-21页 |
·真菌二型态概述 | 第12页 |
·真菌二型态环境影响因子 | 第12-14页 |
·营养因子 | 第12-13页 |
·化学因子 | 第13页 |
·物理因子 | 第13页 |
·其它环境因子 | 第13-14页 |
·真菌二型态相关信号转导途径 | 第14-17页 |
·cAMP-PKA途径 | 第14-15页 |
·MAPK途径 | 第15-16页 |
·Rim101途径 | 第16-17页 |
·其它途径 | 第17页 |
·真菌二型态其它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21页 |
2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21-26页 |
·菌株 | 第21页 |
·培养基 | 第21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主要试剂及制备 | 第22-26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环境影响因子研究相关试剂 | 第22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同工酶差异研究相关试剂 | 第22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总蛋白差异研究相关试剂 | 第22-23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差异表达相关基因克隆试剂 | 第23-26页 |
·总RNA提取及纯化试剂 | 第23页 |
·反转录及RAP-PCR试剂 | 第23-24页 |
·核酸电泳分析试剂 | 第24页 |
·克隆试剂 | 第24-25页 |
·Northern杂交试剂 | 第25-26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6-34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的获得及纯化 | 第26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的形态观察 | 第26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 | 第26-28页 |
·菌种活化 | 第26-27页 |
·环境因子的影响 | 第27-28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总蛋白差异研究 | 第28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同工酶差异研究 | 第28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差异表达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28-34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总RNA的纯化 | 第29页 |
·cDNA第一链合成 | 第29页 |
·RAP-PCR反应 | 第29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染色 | 第29-30页 |
·差异条带的回收、二次扩增及纯化 | 第30页 |
·差异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30-34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0-31页 |
·DNA片段连接 | 第31页 |
·转化 | 第31页 |
·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31页 |
·差异片段克隆测序及分析 | 第31页 |
·差异显示片段的特异扩增 | 第31-32页 |
·Northern杂交分析 | 第32-3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4-55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形态观察结果 | 第34-35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显微观察结果 | 第35-36页 |
·环境因子对银耳二型态细胞形态转换影响结果 | 第36-44页 |
·氮源对银耳芽胞形态转换的影响 | 第36-37页 |
·碳源对银耳芽胞形态转换的影响 | 第37-38页 |
·碳氮比对银耳芽胞形态转换的影响 | 第38-39页 |
·pH值对银耳芽胞形态转换的影响 | 第39-41页 |
·培养温度对银耳芽胞形态转换的影响 | 第41-42页 |
·培养时间对银耳芽胞形态转换的影响 | 第42-43页 |
·香灰菌胞外液对银耳芽胞形态转换的影响 | 第43-44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同工酶差异研究结果 | 第44-46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总蛋白差异研究结果 | 第46-47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差异表达相关基因的克隆研究结果 | 第47-55页 |
·总RNA提取及纯化结果 | 第47-48页 |
·RAP-PCR差异显示结果 | 第48-49页 |
·差异条带的回收及二次扩增结果 | 第49-50页 |
·差异片段克隆结果 | 第50页 |
·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对结果 | 第50-52页 |
·序列RT验证结果 | 第52-53页 |
·Northern杂交结果 | 第53-55页 |
5 结论及讨论 | 第55-59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形态差异 | 第55页 |
·环境因子对银耳二型态细胞形态转换的影响 | 第55-56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同工酶差异 | 第56-57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总蛋白差异 | 第57页 |
·银耳二型态细胞差异表达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57-58页 |
·小结及展望 | 第58-59页 |
发表论文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