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现实的内河航道航标布设的仿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 ·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 ·内河航道航标布设仿真现状 | 第13-15页 |
| ·我国内河航标配布类别 | 第15-18页 |
| ·内河航标分类 | 第15-16页 |
| ·配布类别 | 第16-17页 |
| ·航标命名 | 第17-18页 |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第2章 内河航道三维场景构建 | 第19-30页 |
| ·OGRE引擎 | 第19-23页 |
| ·概述 | 第19-20页 |
| ·核心架构 | 第20-22页 |
| ·OGRE SDK | 第22-23页 |
| ·航道地形模型 | 第23-27页 |
| ·DXF数据提取 | 第24-25页 |
| ·坐标转换 | 第25页 |
| ·格网数据生成 | 第25-27页 |
| ·航道地形实现效果 | 第27页 |
| ·航道地物模型 | 第27-29页 |
| ·3D Max地物模型构建 | 第27-28页 |
| ·WJS84与BJ54坐标转换 | 第28-29页 |
| ·航道地物实现效果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航标布设仿真模型构建 | 第30-47页 |
| ·航标配布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6页 |
| ·航道条件 | 第30-32页 |
| ·航行船舶 | 第32-35页 |
| ·水文气象 | 第35-36页 |
| ·航标布设基本原则 | 第36页 |
| ·航标布设模型 | 第36-44页 |
| ·布标水深 | 第37页 |
| ·布标宽度 | 第37-38页 |
| ·布标间距 | 第38-40页 |
| ·特殊航道布标模型 | 第40-42页 |
| ·虚拟航标布设模型 | 第42-44页 |
| ·综合评判模型 | 第44-46页 |
| ·模糊数学理论 | 第44页 |
| ·综合评判方法 | 第44-45页 |
| ·航标布设评判模型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虚拟现实仿真系统设计 | 第47-65页 |
| ·系统总体框架 | 第47-48页 |
| ·功能模块 | 第48-52页 |
| ·三维可视模块 | 第48-49页 |
| ·布标模拟仿真模块 | 第49-50页 |
| ·分析评价模块 | 第50-51页 |
| ·数据库管理模块 | 第51-52页 |
| ·VC++编程及系统实现 | 第52-64页 |
| ·MFC编程 | 第52-54页 |
| ·数据库管理 | 第54-58页 |
| ·三维可视化 | 第58-59页 |
| ·航标布设模拟仿真 | 第59-62页 |
| ·综合评判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5章 典型航道航标布设模拟仿真 | 第65-74页 |
| ·航道特点 | 第65-68页 |
| ·航标布设模拟仿真 | 第68-71页 |
| ·基本参数 | 第68-69页 |
| ·航标布设 | 第69-70页 |
| ·虚拟航标布设 | 第70-71页 |
| ·布设综合评价 | 第71-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 ·结论与总结 | 第74-75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