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票据丧失的认定 | 第11-16页 |
第一节 票据丧失相关概念厘定 | 第11-14页 |
一、 票据权利 | 第11-12页 |
二、 票据权利消灭 | 第12页 |
三、 票据丧失 | 第12-13页 |
四、 失票人的范围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票据丧失的认定标准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我国票据丧失的救济途径 | 第16-20页 |
第一节 票据丧失的救济意义 | 第16页 |
第二节 票据丧失救济制度 | 第16-20页 |
一、 挂失止付 | 第17-18页 |
二、 公示催告 | 第18-19页 |
三、 提起诉讼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票据丧失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探究 | 第20-24页 |
第一节 挂失止付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一、 挂失止付制度的存与废 | 第20-21页 |
二、 挂失止付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21页 |
第二节 公示催告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一、 学理角度 | 第21-22页 |
二、 实务角度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提起诉讼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域外票据丧失的救济制度 | 第24-27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失票救济制度—以日本、德国、法国为代表 | 第24-25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失票救济制度—以英国、美国为代表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港、台失票救济制度综述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域外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启示 | 第27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票据丧失救济制度的建议 | 第27-41页 |
第一节 完善挂失止付救济制度的建议 | 第27-30页 |
一、 平衡失票人与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 第28页 |
二、 挂失止付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完善公示催告救济制度的建议 | 第30-38页 |
一、 修改《民事诉讼法》第 197 条第 2 款的规定 | 第30-33页 |
二、 公示催告的适用范围 | 第33-35页 |
三、 《民事诉讼法》第 200 条有待完善 | 第35-36页 |
四、 公示催告规定的期限有待完善 | 第36-37页 |
五、 解决除权判决付款与票据到期日付款的冲突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取消提起诉讼救济制度的建议 | 第38-41页 |
一、 德国、日本建立失票诉讼制度的外部环境 | 第38-39页 |
二、 我国票据诉讼中缺失必要的配套制度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附:失票救济相关法律修改意见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