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一、思想品德学科本土教育资源概念的界定、分类与研究意义 | 第15-20页 |
(一) 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1. 教育资源 | 第15页 |
2. 本土教育资源 | 第15-16页 |
3. 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 | 第16-17页 |
(二) 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的分类 | 第17-18页 |
1. 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的主体 | 第17页 |
2. 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的客体 | 第17页 |
3. 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的介体资源 | 第17-18页 |
4. 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的环体资源 | 第18页 |
(三) 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意义 | 第18-20页 |
1. 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18-19页 |
2. 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必然要求 | 第19-20页 |
二、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 第20-28页 |
(一) 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认识误区 | 第20-21页 |
1. 重传统轻创新,与时俱进意识不强 | 第20-21页 |
2. 重数量轻质量,广种薄收现象多 | 第21页 |
3. 重单兵作战,轻协调联动,教育合力薄弱 | 第21页 |
(二) 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思路 | 第21-25页 |
1、开发阶段中"梳理—链接—开发"三个步骤 | 第22-25页 |
(1) 梳理 | 第22-23页 |
(2) 链接 | 第23-24页 |
(3) 开发 | 第24-25页 |
(三) 本土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利用途径 | 第25-27页 |
1. 精选案例,进行案例教学 | 第25-26页 |
2. 结合网络进行专题教学 | 第26页 |
3. 制作教学课件,应用于教学中 | 第26页 |
4. 在教学中穿插探求本土教育资源的社会实践活动 | 第26-27页 |
(四) 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研究中开发与利用的关系 | 第27-28页 |
三、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操作步骤 | 第28-40页 |
(一) 八、九年级思想品德学科本土教育资源的开发步骤 | 第28-32页 |
(二) 六七年级本土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步骤 | 第32-36页 |
(三) 思想品德学科本土教育资源课堂教学结构 | 第36-40页 |
四、思想品德学科本土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 第40-42页 |
(一) 方向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40页 |
(二) 真实性与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40页 |
(三) 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40-41页 |
(四) 发展性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 第41-42页 |
结语:思想品德学科本土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反思 | 第42-46页 |
附录一 | 第46-62页 |
附录二 | 第62-69页 |
附录三 | 第69-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后记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