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30页 |
·课题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8页 |
·盾构改性土特性实验 | 第15-18页 |
·岩土模型参数反演方法 | 第18-23页 |
·盾构密封舱压力平衡控制 | 第23-25页 |
·离散元数值模拟 | 第25-28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2 离散元基本理论 | 第30-46页 |
·离散元基本方程 | 第30-35页 |
·离散元力学模型 | 第31-32页 |
·接触本构关系作用原理 | 第32-34页 |
·单元运动方程 | 第34-35页 |
·离散单元法模拟 | 第35-45页 |
·颗粒接触模型 | 第35-37页 |
·平均应力和应变 | 第37-40页 |
·计算稳定性和效率 | 第40-44页 |
·模拟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 改性砂土力学特性实验 | 第46-58页 |
·原始砂土物理力学特性 | 第46-48页 |
·改性砂土重建 | 第48-51页 |
·力学特性实验 | 第51-57页 |
·不同配比改性砂土坍落度实验 | 第51-52页 |
·不同配比改性砂土直剪实验 | 第52-54页 |
·典型改性砂土三轴压缩实验 | 第54-57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改性砂土离散元分析模型 | 第58-81页 |
·改性砂土等效离散元模型提出 | 第58-60页 |
·等效离散元模型可行性分析 | 第60-67页 |
·模拟改性砂土流动特性的可行性 | 第60-63页 |
·模拟改性砂土抗剪强度特性可行性 | 第63-66页 |
·等效模型参数与改性砂土特性参数的关系 | 第66-67页 |
·改性砂土等效离散元模型参数反演 | 第67-80页 |
·等效模型参数反演的数学模型 | 第67-68页 |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模型参数反演方法 | 第68-74页 |
·改性砂土等效离散元模型参数反演结果与分析 | 第74-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5 盾构密封舱土压力系统离散元仿真 | 第81-95页 |
·盾构密封舱工作原理 | 第81-82页 |
·密封舱土压力系统离散元仿真模型 | 第82-91页 |
·墙体几何模型建立 | 第82-87页 |
·仿真模型边界条件 | 第87-90页 |
·改性砂土等效离散元模型参数 | 第90-91页 |
·密封舱压力仿真结果的获取 | 第91页 |
·密封舱土压力系统仿真过程 | 第91-92页 |
·密封舱隔板观测压力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6 盾构密封舱压力平衡机理分析 | 第95-115页 |
·密封舱压力平衡状态分析 | 第95-98页 |
·掘进界面稳定载荷域 | 第95-97页 |
·密封舱压力平衡状态定义 | 第97-98页 |
·平衡状态下密封舱压力分布规律 | 第98-105页 |
·隔板压力分布离散元模拟结果 | 第98-101页 |
·隔板压力分布数学模型 | 第101-103页 |
·隔板压力与掘进界面压力映射关系模型 | 第103-105页 |
·掘进参数对密封舱隔板压力影响机理 | 第105-112页 |
·盾构埋深对螺旋输送机排土量的影响 | 第106页 |
·盾构排土率与密封舱隔板压力映射关系模型 | 第106-110页 |
·刀盘转速和结构对密封舱压力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基于机理模型的密封舱压力平衡控制原理 | 第112-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5-117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6页 |
附录A 改性砂土等效离散元模型参数反演神经网络训练样本 | 第126-128页 |
附录B 密封舱压力离散元数值模拟结果 | 第128-12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作者简介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