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寓言诗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寓言诗概述 | 第14-27页 |
第一节 寓言诗 | 第14-18页 |
第二节 寓言诗与咏物诗 | 第18-20页 |
第三节 寓言诗与禽言诗 | 第20-22页 |
第四节 中唐之前寓言诗 | 第22-27页 |
第二章 中唐寓言诗的创作群体 | 第27-39页 |
第一节 中唐寓言诗创作群体及创作状况 | 第27-29页 |
第二节 中唐寓言诗的思想内容 | 第29-39页 |
一、寄寓身世感慨 | 第29-32页 |
二、讽刺时弊 | 第32-35页 |
三、哀生民疾苦 | 第35-37页 |
四、寓人生哲理 | 第37-39页 |
第三章 中唐寓言诗的艺术特色 | 第39-50页 |
第一节 叙事性加强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典型化的艺术形象 | 第40-42页 |
第三节 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 | 第42-44页 |
第四节 序文与诗的有机结合 | 第44-46页 |
第五节 议论入诗的特色 | 第46-48页 |
第六节 五、七言古体的体裁 | 第48-50页 |
第四章 中唐寓言诗繁荣的原因 | 第50-62页 |
第一节 比兴、寓言手法的承继与发展 | 第50-52页 |
第二节 主客观现实性动因 | 第52-54页 |
第三节 革新求变的时代风向 | 第54-55页 |
第四节 多种文体及文化背景的影响 | 第55-62页 |
一、叙事文学的繁荣 | 第55-57页 |
二、文人唱和的推动因素 | 第57-58页 |
三、佛教文学的影响 | 第58-60页 |
四、完备诗体的支撑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