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基于ARM的嵌入式光纤光栅振动检测系统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3页
   ·振动检测技术现状第13-14页
   ·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及特点第14-16页
   ·论文的内容安排第16-19页
第二章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原理第19-31页
   ·引言第19-20页
   ·光纤光栅的传感理论分析方法第20-22页
     ·常用的理论分析方法第20页
     ·耦合模理论第20-22页
   ·光纤光栅的传感机理分析第22-27页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模型第23-25页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模型第25页
     ·应变和温度的交叉敏感问题第25-27页
   ·光纤光栅传感特性实验第27-30页
     ·光纤光栅温度特性实验第27-28页
     ·光纤光栅应变特性实验第28-29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的设计及解调方案的研究第31-47页
   ·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的设计第31-37页
     ·悬臂梁的调谐原理第31-33页
     ·传感器的结构第33-35页
     ·传感器性能分析及参数优化第35-37页
   ·光纤光栅振动传感解调方案的研究第37-45页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常用的解调方法第37-38页
     ·光纤光栅振动传感解调的特点第38-39页
     ·匹配光栅解调原理及数学模型第39-41页
     ·匹配光栅解调光路设计及实验分析第41-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光纤光栅振动信号调理电路第47-63页
   ·系统供电电路设计第47-49页
   ·光电检测电路设计第49-58页
     ·系统光功率损耗分析第49-50页
     ·光电转换前置放大电路第50-53页
     ·主放大电路第53-54页
     ·滤波电路第54-56页
     ·光电检测电路实验及分析第56-58页
   ·整周期采样电路的设计第58-61页
     ·整周期采样的意义第58-59页
     ·整周期采样电路设计第59-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设计第63-87页
   ·嵌入式系统的整体设计第63-64页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资源第64-67页
     ·微控制器LPC2210简介第64-65页
     ·网络接口电路第65-66页
     ·液晶屏及键盘接口电路第66-67页
   ·微控制器LPC2210的结构特点与编程第67-68页
   ·操作系统μC/OS-Ⅱ在LPC2210上的移植第68-74页
     ·文件OS_CPU.H的修改第69-71页
     ·文件OS_CPU_C.C的编写第71-73页
     ·文件OS_CPU_A.S编写第73-74页
   ·系统任务的编写第74-86页
     ·系统任务划分及功能第74-76页
     ·任务间数据通信第76-77页
     ·主函数的编写第77-79页
     ·振动数据采集任务第79-80页
     ·数据处理及存储任务第80-81页
     ·系统状态监控任务第81-82页
     ·人机交互任务第82-84页
     ·与上位机通讯任务第84-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数据分析第87-95页
   ·实验系统的搭建第87-89页
     ·稳态正弦激振法实验系统第87-88页
     ·瞬态激振法实验系统第88-89页
     ·匹配光栅第89页
   ·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实验第89-90页
   ·系统的低频周期信号响应测试第90-91页
   ·系统的冲击信号响应测试第91-92页
   ·本章小结第92-9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95-97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95页
   ·研究展望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OPD肺气虚、肺阴虚患者呼出气冷凝液的代谢组学研究
下一篇:基于PIC微控制器柔性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