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第一章: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 | 第8-26页 |
摘要: | 第8页 |
1、引言: | 第8-10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0-18页 |
·材料 | 第10页 |
·试剂 | 第10-11页 |
·方法 | 第11-18页 |
3.实验结果 | 第18-23页 |
·林麝基因组富集文库的建立 | 第18-20页 |
·微卫星DNA的PCR筛选 | 第20-21页 |
·微卫星序列分析 | 第21-23页 |
4:讨论 | 第23-26页 |
第二章:多态性微卫星座位的筛选 | 第26-36页 |
摘要 | 第26页 |
1、引言 | 第26-27页 |
2、材料和方法 | 第27-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试验仪器和试剂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30页 |
3.试验结果 | 第30-34页 |
·序列分析结果 | 第30-31页 |
·引物设计结果 | 第31-32页 |
·引物筛选的结果 | 第32-34页 |
4.讨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圈养林麝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36-59页 |
摘要 | 第36页 |
1.引言 | 第36-3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8-43页 |
·样品采集 | 第38-40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0页 |
·设计林麝微卫星引物及优化PCR条件 | 第40-43页 |
3.实验结果 | 第43-53页 |
·林麝6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大小及其数量 | 第43-44页 |
·林麝6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 | 第44-50页 |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第50页 |
·6个微卫星座位的遗传多样性 | 第50-53页 |
4.讨论 | 第53-57页 |
·实验样本的选择 | 第53-54页 |
·试验条件的改进 | 第54-55页 |
·两个圈养居群林麝的遗传多样性 | 第55-57页 |
·加强对于林麝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 第57页 |
5.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文献综述】 | 第63-82页 |
分析群体遗传结构的几种软件的比较 | 第63-82页 |
1、引言 | 第63-66页 |
2.几种软件的比较 | 第66-75页 |
·TFPGA | 第66-67页 |
·Arlequin软件 | 第67-69页 |
·GDA—Genetic Data Analysis | 第69-71页 |
·GENEPOP | 第71-73页 |
·GeneStrut | 第73-74页 |
·POPGEN | 第74-75页 |
3.关于软件的使用比较 | 第75-76页 |
4.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
在读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