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及其风险管理
前言 | 第1-1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二. 概念的界定 | 第13-16页 |
第一章 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性 | 第16-24页 |
第一节 90年代发展中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 第16-18页 |
一. 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扩大 | 第16页 |
二. 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发生变化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性 | 第18-24页 |
一. 国际资本流动波动性的度量 | 第18-20页 |
二. 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 第20-24页 |
第二章 国际资本流动产生波动的原因 | 第24-39页 |
第一节 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机制 | 第24-27页 |
一. 古典流量理论 | 第24-25页 |
二. 现代流量理论 | 第25-26页 |
三. 国际资产组合理论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产生剧烈波动的原因 | 第27-39页 |
一. boom-bust周期 | 第27-28页 |
二. 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 | 第28-33页 |
三. 传染效应 | 第33-34页 |
四. 衍生金融工具的作用 | 第34-36页 |
五. 国际货币制度的缺陷 | 第36-39页 |
第三章 风险管理措施 | 第39-58页 |
第一节 风险的量度—VaR方法 | 第39-41页 |
一. VaR的计算 | 第39页 |
二. VaR方法的宏观应用 | 第39-41页 |
第二节 风险管理措施 | 第41-58页 |
一. 资本控制及其国别经验 | 第41-53页 |
二. 控制道德风险,健全国内金融体系 | 第53-55页 |
三. 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 | 第55-58页 |
第四章 中国的国际资本流动及其风险管理 | 第58-67页 |
第一节 90年代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况 | 第58-59页 |
第二节 风险因素 | 第59-63页 |
a)资本外逃 | 第59-60页 |
b)隐性外债 | 第60-61页 |
c)金融体系缺乏透明度 | 第61页 |
d)金融体系中的道德风险 | 第61-63页 |
第三节 风险管理措施 | 第63-67页 |
a)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对国外资金的依赖程度 | 第63-64页 |
b)资本控制 | 第64页 |
c)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金融体系的透明度 | 第64-65页 |
d)降低金融体系的道德风险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