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选题目的 | 第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表达自由与司法关系的基本理论 | 第11-20页 |
一、表达自由的内涵与性质 | 第11-14页 |
(一) 表达自由之内涵与外延 | 第11-12页 |
(二) 表达自由之性质 | 第12-14页 |
二、司法的性质及价值原则 | 第14-15页 |
(一) 司法之性质:权力实践 | 第14-15页 |
(二) 司法之价值原则:司法独立 | 第15页 |
三、表达自由与司法关系的基本原理 | 第15-20页 |
(一) 表达自由影响司法的过程 | 第15-17页 |
(二) 司法影响表达自由的过程 | 第17-18页 |
(三) 表达自由与司法的关系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考量:表达自由对司法的影响. | 第20-27页 |
一、促进因素:表达自由对司法的正影响 | 第20-22页 |
(一) 搭建监督司法权力的平台,促进树立司法权威 | 第20-21页 |
(二) 推动防治司法腐败,推进实现司法公正 | 第21-22页 |
(三) 促进提升司法公信力,提高审判公开程度 | 第22页 |
二、抑制因素:表达自由对司法的负影响 | 第22-25页 |
(一) 不当干预司法,影响司法独立审判 | 第22-24页 |
(二) 权利过分膨胀,影响正常的司法进程 | 第24页 |
(三) 失当评论法院执法,影响司法机关社会形象 | 第24-25页 |
三、辩证考量:对表达自由影响司法的思考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考量:司法对表达自由的影响 | 第27-34页 |
一、促进因素:司法对表达自由的正影响 | 第27-29页 |
(一) 保障知情权,促进表达自由的实现 | 第27-28页 |
(二) 引入“民间智慧”,尊重表达自由权利 | 第28-29页 |
(三) 司法独立运行,守护表达自由 | 第29页 |
二、抑制因素:司法对表达自由的负影响 | 第29-32页 |
(一) 司法过度制约,掣肘监督 | 第29-30页 |
(二) 司法不透明,排斥表达自由 | 第30-31页 |
(三) 司法权行政化,影响表达自由的实现 | 第31-32页 |
三、辩证考量:司法影响表达自由的思考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寻求平衡之道:表达自由与司法关系之重塑. | 第34-42页 |
一、权利主导,权力“主持”:表达自由与司法关系的定位 | 第34-36页 |
(一) 理念:由权力转向权利 | 第34-35页 |
(二) 姿态:由对立冲突转向合作共赢 | 第35页 |
(三) 尺度:由过分监督转向适度监督 | 第35-36页 |
二、适度空间,适当参加:建立宽容表达自由特性的司法独立机制 | 第36-38页 |
(一) 态度:宽容接受 | 第36-37页 |
(二) 价值:实现司法独立 | 第37-38页 |
(三) 机制: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 第38页 |
三、中国问题,世界眼光:建立尊重司法特性的表达自由监督氛围 | 第38-42页 |
(一) 界限:合理适度,尊重司法公正 | 第38-39页 |
(二) 规范:制定专门性法律 | 第39-40页 |
(三) 经验:借鉴国外有益成果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