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0-18页 |
一、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概述 | 第10-11页 |
(一)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内涵分析 | 第10页 |
(二)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特征分析 | 第10-11页 |
二、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区别 | 第11-14页 |
(一)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与国家赔偿中的刑事赔偿的区别 | 第11-12页 |
(二)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区别 | 第12-13页 |
(三)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与行政补偿的区别 | 第13-14页 |
三、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4-18页 |
(一) 起步阶段 | 第14页 |
(二) 相对停滞阶段 | 第14-15页 |
(三) 迅速发展阶段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正当性的根源: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18-25页 |
一、关于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学说 | 第18-20页 |
(一) 国家责任说 | 第18-19页 |
(二) 社会保险说 | 第19页 |
(三) 社会福利说 | 第19-20页 |
(四) 司法改革说 | 第20页 |
二、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理论学说的评析 | 第20-22页 |
(一) 国家责任说 | 第20-21页 |
(二) 社会保险说 | 第21页 |
(三) 社会福利说 | 第21页 |
(四) 司法改革说 | 第21-22页 |
三、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一) 恢复正义的理论 | 第22-23页 |
(二) 权利义务的对等性 | 第23页 |
(三) 利益权衡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正当性的支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价值考量 | 第25-30页 |
一、内在价值 | 第25-27页 |
(一) 正义 | 第25-26页 |
(二) 秩序 | 第26页 |
(三) 效率 | 第26-27页 |
二、外在价值 | 第27-30页 |
(一) 均衡保障人权 | 第27-28页 |
(二) 防止向犯罪人转化 | 第28-29页 |
(三)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正当性的实现: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设计 | 第30-37页 |
一、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0-32页 |
(一) 及时补偿原则 | 第30页 |
(二) 损害与补偿相均衡的原则 | 第30-31页 |
(三) 赔偿为主补偿为辅的原则 | 第31-32页 |
二、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建构 | 第32-37页 |
(一)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对象 | 第32-33页 |
(二)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机构与程序 | 第33-34页 |
(三)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资金的来源及管理 | 第34-35页 |
(四)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申请途径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