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30页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第11-13页
  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2.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二、本选题的文献研究综述第13-24页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涵义研究综述第13-16页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现状研究综述第16-18页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问题的成因研究综述第18-22页
  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高对策研究综述第22-24页
 三、论文创新点第24-27页
  1. 概念的界定第25页
  2. 原因的分析第25-26页
  3. 路径的提出第26-27页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7-30页
  1. 研究思路第27-28页
  2. 研究方法第28-30页
第一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涵义与特征第30-53页
 一、实效与实效性的涵义与特征第31-37页
  1. 实效的涵义与特征第31-33页
  2. 实效性的涵义与特征第33-37页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涵义与特征第37-53页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涵义第37-46页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特征第46-53页
第二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现状考察第53-69页
 一、考察的内容与方式第54-57页
  1. 考察的内容第54-55页
  2. 考察的方式第55-57页
 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现状的分析第57-66页
  1.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可但学习目标模糊第57-60页
  2. 对教师满意但学习主动性不高第60-63页
  3. 思想品德有发展但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第63-66页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问题所产生的影响第66-69页
  1. 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第66-67页
  2. 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影响第67-69页
第三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问题的成因分析第69-105页
 一、由轻教学设计而导致教学目标模糊第71-79页
  1. 教学设计及其意义第71-74页
  2. 由轻教学设计而导致教学目标模糊的表现第74-79页
 二、不注重增强大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第79-88页
  1. 内在学习动机及其意义第79-84页
  2. 不注重增强内在学习动机的表现第84-88页
 三、不重视知识内容向思想品德转化的规律第88-98页
  1. 知识内容向思想品德的转化及其意义第89-90页
  2. 不重视知识内容向思想品德转化规律的表现第90-98页
 四、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不明确第98-105页
  1. 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及其意义第98-99页
  2. 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不明确的表现第99-105页
第四章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第105-149页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路径的界定第105-108页
  1. 路径的涵义与功能第106-107页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路径的概念第107-108页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路径选择的依据第108-129页
  1.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风的根本要求第108-113页
  2.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贯要求第113-115页
  3. 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规律的内在要求第115-129页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路径的实施第129-149页
  1.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第129-133页
  2.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增强内在学习动机第133-137页
  3. 以问题教学法为主促进知识内容向思想品德转化第137-144页
  4. 以运用能力为标准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第144-149页
结语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4页
附录第164-172页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现状"论文书目第164-165页
 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原因"论文书目第165-168页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论文书目第168-172页
 四、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越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人的解放的伦理旨趣
下一篇: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