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11页 |
Abstract | 第11-2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23-47页 |
·日冕物质抛射(CME) | 第23-33页 |
·概述 | 第23-26页 |
·常用的CME观测 | 第26-29页 |
·STEREO卫星 | 第29-31页 |
·CME的动力学特征 | 第31-33页 |
·太阳高能粒子事件(SEP) | 第33-39页 |
·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分类和特征 | 第33-35页 |
·可能影响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因素 | 第35-39页 |
·地磁暴 | 第39-44页 |
·定义和特征 | 第39-41页 |
·地磁暴的起源 | 第41-43页 |
·地磁暴与各种参数的关系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7页 |
第二章 日冕物质抛射的传播特征 | 第47-85页 |
·日冕物质抛射在黄道面内的偏转 | 第47-69页 |
·统计结果 | 第48-52页 |
·运动学模型 | 第52-57页 |
·2005年9月事例分析 | 第57-67页 |
·讨论 | 第67-69页 |
·CME在子午面内的偏转 | 第69-73页 |
·SOHO统计结果 | 第69-71页 |
·STEREO观测 | 第71-73页 |
·小结和讨论 | 第73页 |
·2007年10月8日CME的传播和演化 | 第73-82页 |
·CME前沿时间高度曲线的测量 | 第74-77页 |
·CME速度和加速度 | 第77-79页 |
·CME角宽度及膨胀速度 | 第79-81页 |
·与爆发日珥的关系 | 第81-82页 |
·讨论 | 第82页 |
·小结 | 第82-85页 |
第三章 日冕物质抛射对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影响 | 第85-117页 |
·日冕物质抛射驱动激波强度对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影响 | 第85-99页 |
·激波强度的计算方法 | 第87-90页 |
·两次典型的事件 | 第90-96页 |
·相关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通量比较 | 第96-97页 |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97-99页 |
·冕洞对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影响 | 第99-107页 |
·冕洞的确定 | 第100-103页 |
·冕洞对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影响 | 第103-107页 |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107页 |
·激波-磁云相互作用系统对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影响 | 第107-115页 |
·2001年11月5日事件的观测 | 第108-111页 |
·23太阳周几次大事件的比较 | 第111-114页 |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114-115页 |
·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四章 地磁暴的相关研究 | 第117-135页 |
·地磁暴Dst峰值与行星际参数的经验公式 | 第117-124页 |
·数据选取与方法 | 第117-120页 |
·产生磁暴的行星际条件 | 第120-121页 |
·Dst_(min)的经验公式 | 第121-124页 |
·2003年10月-11月间两次大的CME事件的空间天气效应比较 | 第124-133页 |
·两次CME事件及其日面活动的观测 | 第124-126页 |
·空间天气效应比较 | 第126-131页 |
·小结和讨论 | 第131-133页 |
·小结 | 第133-135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135-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6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列表 | 第163-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