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引言第13-15页
1 文献综述第15-22页
   ·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第15-20页
     ·生态位理论及研究第15-17页
     ·资源位理论及研究第17-18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研究第18-19页
     ·小流域径流调控工程研究第19-20页
   ·存在问题第20-22页
2 研究区概况第22-30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2-25页
   ·安家沟实验研究流域基本情况第25-27页
     ·地形地貌第25-26页
     ·气象第26页
     ·土壤第26页
     ·自然植被第26-27页
     ·土壤侵蚀第27页
     ·土地利用第27页
     ·社会经济状况第27页
   ·九华沟科研推广流域基本情况第27-30页
     ·地形地貌第28页
     ·气象第28页
     ·土壤第28页
     ·自然植被第28-29页
     ·土壤侵蚀第29页
     ·土地利用第29页
     ·社会经济状况第29-30页
3 研究技术途径第30-36页
   ·研究目标第30页
   ·研究内容第30页
   ·技术路线第30-32页
   ·研究方法第32页
   ·研究资料第32-33页
   ·实验设计第33-36页
     ·小流域地形小气候观测第33页
     ·常见树种蒸腾量观测第33-34页
     ·小流域土壤水分动态观测第34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调查第34页
     ·小流域径流泥沙及径流小区观测第34页
     ·小流域径流调控工程研究第34-36页
4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原理第36-47页
   ·小流域生态系统及要素组成第36-38页
     ·自然因素第36-37页
     ·人文要素第37-38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原理第38-42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内涵第39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外延第39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模型第39-41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层次结构第41-42页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数量化分析第42-46页
     ·生态适宜度数学模型第43-44页
     ·土地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第44-46页
   ·小结第46-47页
5 小流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位配置研究第47-84页
   ·不同地形部位小气候研究第47-55页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用水与生物量研究第55-69页
     ·土壤水分物理常数的测定第55-56页
     ·不同地形部位土壤水分第56-58页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蒸散量第58-65页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生物量第65-69页
   ·不同地形部位环境因子与林木蒸腾量研究第69-72页
     ·观测结果第69页
     ·环境因子与林木蒸腾强度第69-70页
     ·多元回归分析第70-71页
     ·不同树种蒸腾量第71-72页
   ·小流域不同地形部位植物措施生态位适宜度分析第72-79页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措施小气候生态位适宜度分析第73-74页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措施土壤水分生态位适宜度分析第74-76页
     ·不同地形部位农牧措施气候资源生态位适宜度分析第76-77页
     ·不同地形部位林业措施气候资源生态位适宜性分析第77-78页
     ·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态位适宜性指数分析第78-79页
   ·小流域植物措施的对位配置模式第79-82页
   ·小结第82-84页
6 小流域水土保持径流调控工程对位配置研究第84-99页
   ·小流域降水资源分析与评价第84-85页
   ·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研究第85-87页
     ·年降水量设计计算第85页
     ·不同雨量级别降水量设计计算第85-86页
     ·降水可集水量分析计算第86-87页
   ·工程优化设计第87-95页
     ·隔坡软埂水平阶第87-90页
     ·漏斗式聚流坑第90-93页
     ·燕尾式聚流坑第93-94页
     ·竹节状聚流坑第94-95页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与径流调控工程对位配置模式第95-97页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与径流调控工程对位配置第95-96页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与径流调控工程对位配置模式第96-97页
   ·小结第97-99页
7 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效益评价第99-136页
   ·安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效益评价第99-124页
     ·安家沟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调查第99-101页
     ·安家沟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第101-110页
     ·安家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效益分析第110-124页
   ·九华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效益评价第124-133页
     ·治理技术对位配置分区及原则第125-129页
     ·九华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第129-132页
     ·九华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位配置效益分析第132-133页
   ·小结第133-136页
8 结论与讨论第136-140页
   ·结论第136-139页
   ·讨论第139-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7页
个人简介第147-148页
导师简介第148-149页
在读期间主要成果第149页
在学期间承担科研项目第149-150页
致谢第150-151页
图片第151-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西联通移动综合网络监控系统设计
下一篇:国外建设机械商在华售后服务配件物流网络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