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下肢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前言 | 第10-11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 ·跑的运动学研究 | 第11-15页 |
| ·步长和步频 | 第11-12页 |
| ·跑速、步长和步频之间的关系 | 第12-13页 |
| ·步长和人体测量学间的关系 | 第13页 |
| ·下肢各关节的运动 | 第13-15页 |
| ·髋关节 | 第13-14页 |
| ·膝关节 | 第14页 |
| ·踝关节 | 第14-15页 |
| ·跑的动力学研究 | 第15-17页 |
| ·足底压力研究 | 第17-18页 |
| ·在步态研究中应用 | 第17页 |
| ·足疾诊断 | 第17-18页 |
| ·肌电分析 | 第18-20页 |
| ·跑步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 | 第20-23页 |
| ·小结 | 第23-24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24-4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 ·测试仪器 | 第24-25页 |
|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 ·实验过程 | 第25-28页 |
| ·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 ·运动学参量的计算与处理 | 第28页 |
| ·动力学数据处理 | 第28页 |
| ·足底压力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 ·肌电数据处理 | 第29页 |
| ·统计方法 | 第29页 |
| ·下肢环节坐标系的建立 | 第29-32页 |
| ·骨盆 | 第30页 |
| ·大腿 | 第30-31页 |
| ·小腿 | 第31页 |
| ·足 | 第31页 |
| ·坐标转换 | 第31-32页 |
| ·下肢关节角度的定义与计算 | 第32-40页 |
| ·髋关节 | 第32-35页 |
| ·膝关节 | 第35-37页 |
| ·踝关节 | 第37-40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0-68页 |
| ·运动学分析 | 第40-45页 |
| ·髋关节的运动 | 第40-41页 |
| ·膝关节的运动 | 第41-42页 |
| ·踝关节的运动 | 第42-43页 |
| ·着地瞬间运动学指 | 第43-44页 |
| ·缓冲结束时刻运动学指标分析 | 第44-45页 |
| ·动力学分析 | 第45-50页 |
| ·垂直方向的支撑反作用力 | 第46-48页 |
| ·前后方向的支撑反作用力 | 第48-49页 |
| ·内外方向的支撑反作用力 | 第49-50页 |
| ·下肢技术动作的足底压力研究 | 第50-58页 |
| ·足底各区域压强和冲量的分析 | 第52-54页 |
| ·各区域时间参数的分析 | 第54-58页 |
| ·下肢动作的肌电学研究 | 第58-68页 |
| ·肌电图指标的选择及其含义 | 第58-59页 |
| ·各肌肉的平均肌电最大振幅值 | 第59-66页 |
| ·各肌群做功 | 第66-68页 |
| 5 结论 | 第68-69页 |
| 6 致谢 | 第69-70页 |
| 7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8 附录 | 第74-76页 |
| 9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