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自行车机器人系统辨识及MATLAB仿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来源第8-9页
   ·国内外系统辨识相关研究第9-15页
     ·集员系统辨识法第10-11页
     ·多层递阶系统辨识法第11-12页
     ·神经网络系统辨识法第12-13页
     ·遗传算法系统辨识法第13页
     ·模糊逻辑系统辨识法第13-14页
     ·小波网络系统辨识法第14-15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及时间表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研究时间表第17页
   ·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系统辨识理论综述第18-28页
   ·系统辨识的基本原理第18-21页
   ·系统辨识的经典方法第21-22页
   ·神经网络系统辨识综述第22-25页
     ·神经网络在线性系统辨识中的应用第23页
     ·神经网络在非线性系统辨识中的应用第23-25页
   ·模糊系统辨识综述第25-27页
     ·模糊系统的结构辨识第25-26页
     ·参数优化的方法第26页
     ·模糊规则库的化简第26-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模糊理论及神经网络理论基础第28-37页
   ·模糊理论基本概念第28-32页
     ·模糊集合第28页
     ·模糊关系第28-29页
     ·基于 IF-THEN规则的模糊蕴含关系第29页
     ·模糊推理方式及算法第29-32页
   ·神经网络基本概念第32-34页
     ·人工神经元模型第32-33页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第33页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第33-34页
   ·模糊神经网络简介第34-36页
     ·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第35-36页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pative-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s,ANFIS)第36页
   ·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模糊模型辨识方法的研究第37-48页
   ·模糊模型辨识流程第37-38页
   ·模糊模型结构辨识方法第38-41页
     ·系统输入变量的选择第38-40页
     ·输入空间的模糊划分第40-41页
   ·模糊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第41-46页
     ·基于梯度学习的参数辨识第41-45页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参数学习第45页
     ·应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辨识与优化第45-46页
   ·模糊系统辨识中的其它问题第46-47页
     ·衡量非线性建模方法好坏的几个方面第46页
     ·模糊辨识算法在实际系统应用中的几个问题第46-47页
     ·模糊模型的品质指标第47页
   ·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基于ARX模型的自行车机器人系统辨识第48-58页
   ·ARX模型结构第48页
   ·ARX模型辨识方法第48-51页
     ·数据预处理第48-49页
     ·模型阶次的确定第49页
     ·模型参数的确定第49-51页
   ·基于ARX模型的自行车机器人辨识仿真第51-57页
     ·数据预处理第51-53页
     ·确定模型结构类型和阶次;第53-54页
     ·确定模型参数及模型验证第54-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基于ANFIS模糊神经网络的自行车机器人系统辨识第58-71页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基本概念第59-61页
     ·模糊聚类第59-60页
     ·T-S模型第60页
     ·MATLAB ANFIS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简介第60-61页
   ·ANFIS辨识学习算法第61-63页
   ·基于ANFIS的自行车机器人辨识仿真第63-70页
     ·输入选择算法比较第63-68页
     ·输入空间的模糊划分第68-69页
     ·模糊神经网络参数辨识第69-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七章 两种辨识方案的比较、总结及展望第71-75页
   ·两种辨识方案的比较第71-72页
   ·总结第72-73页
   ·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附录第78-83页
 附录一: ARX模型的自行车机器人辨识代码第78-80页
 附录二: 基于ANFIS模糊神经网络辨识的仿真代码第80-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发表论文目录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下一篇:重金属Pb对芨芨草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