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骚体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7-8页 |
第一章 晁补之骚体赋创作的外围环境因素 | 第8-14页 |
第一节 晁补之家学藏书渊源 | 第8-11页 |
一、望族家学 | 第9-10页 |
二、世儒藏书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师长好友的影响 | 第11-14页 |
第二章 晁补之楚辞理论:宗骚观 | 第14-28页 |
第一节 对于屈原的认识 | 第14-17页 |
第二节 对于诗骚赋关系的认识 | 第17-22页 |
一、文学史上关于“骚”的认识 | 第17-18页 |
二、关于《离骚》及屈原作品的评论 | 第18-22页 |
第三节 对于屈骚技法风格的体会 | 第22-24页 |
一、继承诗经,风雅尽合 | 第22-23页 |
二、托谲诡以喻志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宗骚观的影响 | 第24-28页 |
一、对于楚辞学的影响 | 第24-26页 |
二、对于个人创作观的影响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晁补之骚体赋的学术成就 | 第28-38页 |
第一节 四学士骚体赋 | 第28-32页 |
第二节 晁补之骚体赋创作 | 第32-38页 |
一、内容分类概述 | 第32-34页 |
二、《后招魂赋》和《招魂》比较 | 第34-36页 |
三、代表作分析——《北渚亭赋》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附录 1 晁补之年谱简编 | 第40-49页 |
附录 2 晁补之文学研究综述 | 第49-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