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3页 |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Au 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Au 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1-12页 |
·Au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2-15页 |
·Au 催化剂的应用 | 第15-17页 |
·Au 催化 CO 氧化反应研究近况 | 第17-18页 |
·Au/TiO_2的储存稳定性 | 第18-19页 |
·一维氧化钛合成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模板法 | 第19-20页 |
·水热法 | 第20-22页 |
·本论文的工作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水热处理TiC1_4-丙酮体系制备氧化钛纳米晶 | 第23-40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5页 |
·氧化钛纳米晶的合成 | 第24页 |
·氧化钛纳米晶的表征 | 第24-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8页 |
·晶型及晶粒尺寸 | 第25-27页 |
·有机物含量 | 第27-29页 |
·形貌及颗粒尺寸分布 | 第29-32页 |
·其它酮为原料 | 第32-33页 |
·氧化钛纳米晶可能的形成过程 | 第33-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改进的碱煮法制备一维氧化钛纳米晶 | 第40-59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一维氧化钛纳米晶的制备 | 第41-42页 |
·一维钛酸及氧化钛的表征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8页 |
·碱煮温度对产物形貌及织构性质的影响 | 第43-44页 |
·乙醇的添加对产物形貌及织构性质的影响 | 第44-48页 |
·碱煮产物的晶型 | 第48-50页 |
·碱煮产物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50-56页 |
·一维钛酸及一维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一维氧化钛(1D-TiO_2)负载Au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第59-80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2页 |
·Au/P25-TiO_2 和Au/1D-TiO_2 的制备 | 第60页 |
·Au/P25-TiO_2 和Au/1D-TiO_2 的反应评价 | 第60-61页 |
·Au 颗粒尺寸 | 第61页 |
·程序升温还原(TPR)表征 | 第61-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79页 |
·Au/P25-TiO_2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优化及重现性研究 | 第62-67页 |
·Au/1D-TiO_2 催化CO 氧化性能 | 第67-71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71-76页 |
·1,3-丁二烯选择性加氢性能 | 第76-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Au/P25-TiO_2催化剂的室温储存稳定性研究 | 第80-104页 |
·实验部分 | 第81-82页 |
·Au/P25-TiO_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81页 |
·Au/P25-TiO_2 催化剂的储存 | 第81页 |
·Au/P25-TiO_2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81-8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2-103页 |
·催化CO 氧化活性随储存时间的变化 | 第82-83页 |
·催化1,3-丁二烯加氢活性随储存时间的变化 | 第83页 |
·储存方式对催化乙醇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83-86页 |
·储存过程中Au 颗粒尺寸的变化情况 | 第86-94页 |
·储存过程中Au 的价态变化 | 第94-98页 |
·储存环境中水含量及催化剂含水量对催化剂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第98-100页 |
·Au 的价态对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Au/TiO_2 催化剂的室温储存 | 第101-103页 |
·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8-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