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欧盟并购控制法律制度立法渊源 | 第9-14页 |
一、欧盟基本法中并购控制的法律渊源 | 第9-10页 |
二、欧盟派生法中并购控制的法律渊源 | 第10-11页 |
三、欧盟并购控制法律制度 | 第11-13页 |
(一) 欧盟并购控制法律制度的立法概况 | 第11-12页 |
(二) 欧盟并购控制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三) 欧盟并购控制法律制度中的实体标准 | 第12-13页 |
四、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欧盟并购控制实体标准的历史沿革 | 第14-23页 |
一、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巴黎条约》第66条 | 第14页 |
二、《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第86条滥用市场支配性地位标准 | 第14-16页 |
三、《4064/89号并购条例》的支配性地位标准 | 第16-17页 |
四、《139/2004号并购条例》的"严重损害有效竞争"标准 | 第17-22页 |
(一) 《139/2004号并购条例》诞生的背景 | 第17-18页 |
(二) "严重损害有效竞争"标准代替"市场支配性地位"标准的原因 | 第18-19页 |
(三) "严重损害有效竞争"标准与"市场支配性地位"标准的关系 | 第19-22页 |
五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欧盟并购控制实体标准的要素分析 | 第23-40页 |
一、相关市场要素 | 第23-27页 |
(一) 相关市场概念 | 第23页 |
(二) 相关市场界定 | 第23-27页 |
二、市场支配性地位要素 | 第27-31页 |
(一) 市场支配性地位的含义 | 第27-28页 |
(二) 市场支配性地位认定 | 第28-31页 |
三、严重损害有效竞争要素 | 第31-40页 |
(一) 严重损害有效竞争的含义 | 第31-32页 |
(二) 严重损害有效竞争的方式 | 第32-33页 |
(三) 非协调效果(单边效果) | 第33-37页 |
(四) 协调效果 | 第37-38页 |
(五) 严重损害有效竞争的抵消因素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欧盟并购控制实体标准的适用范围 | 第40-45页 |
一、域外适用 | 第40-42页 |
二、域内适用 | 第42-45页 |
第五章 对我国构建并购控制实体标准的借鉴意义 | 第45-49页 |
一、我国并购控制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45-46页 |
(一) 相关制度散见于有关法律法规之中的时期 | 第45页 |
(二) 在局部层面作出比较系统规定的时期 | 第45页 |
(三) 对并购的反竞争性问题进行系统规范的时期 | 第45-46页 |
二、我国并购控制实体标准在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46-48页 |
(一) 2006年出台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中的问题 | 第46-47页 |
(二) 《反垄断法》中的问题 | 第47-48页 |
三、对我国并购控制实体标准的立法建议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