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导言 | 第7-15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第8-12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农民合作历史 | 第15-26页 |
(一) 国家与社会 | 第15-17页 |
(二) 中国农民合作的历史回顾 | 第17-25页 |
(三) 总结 | 第25-26页 |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实定位及其制度供给 | 第26-35页 |
(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实定位 | 第26-29页 |
(二) 政府与市场 | 第29-31页 |
(三) 集体行动理论 | 第31-32页 |
(四) 社会资本理论 | 第32-35页 |
四、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供给的环境分析 | 第35-39页 |
(一) 物质环境 | 第35-36页 |
(二) 文化环境 | 第36-37页 |
(三) 制度环境 | 第37-39页 |
五、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供给的有效途径探析 | 第39-46页 |
(一) “乡村能人”作用的恰当发挥:超越“集体行动困境”的一种现实途径 | 第40-42页 |
(二) 依托村民委员会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42-46页 |
六、结束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校期间学术活动和成果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