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10页 |
1 研究综述 | 第10-20页 |
·土壤水分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林地土壤水分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土壤水分测定方法 | 第13-14页 |
·土壤入渗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森林土壤物理性质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土壤渗透模型 | 第17-19页 |
·影响土壤入渗的因素 | 第19-20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0-23页 |
·地理位置 | 第20-21页 |
·地质地貌 | 第21页 |
·气候 | 第21-22页 |
·水文 | 第22页 |
·地表水 | 第22页 |
·地下水 | 第22页 |
·土壤 | 第22-23页 |
·植被 | 第23页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3-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林地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 | 第23-24页 |
·林地土壤渗透性的观测研究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样地设置 | 第24-25页 |
·林地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观测 | 第25-26页 |
·林地土壤渗透性的观测 | 第26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6-27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7-39页 |
·兰州北山侧柏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特征分析 | 第27-32页 |
·不同立地类型人工侧柏林地土壤水分变异系数 | 第27-29页 |
·侧柏林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第29-30页 |
·侧柏林土壤的持水状况 | 第30-31页 |
·侧柏林的土壤水分有效性 | 第31-32页 |
·兰州北山人工侧柏林地土壤渗透性研究 | 第32-39页 |
·侧柏林地土壤物理性状 | 第32-34页 |
·侧柏林地的土壤渗透特征 | 第34页 |
·侧柏林土壤渗透过程及预测模型 | 第34-35页 |
·侧柏林土壤渗透系数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 | 第35-36页 |
·不同灌溉方式侧柏林地和荒坡地土壤入渗性能的测定分析 | 第36-37页 |
·不同灌溉方式林地的土壤渗透曲线和模型模拟分析 | 第37-39页 |
·侧柏林地和荒坡地土壤的入渗特征 | 第39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9-43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50页 |
导师简介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