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33页 |
1 褪黑素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 第11-16页 |
·褪黑素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1页 |
·褪黑素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 第11-12页 |
·褪黑素的分泌来源 | 第12页 |
·褪黑素的生物合成及转归 | 第12-13页 |
·褪黑素生物合成过程 | 第12页 |
·褪黑素代谢转归及排泄途径 | 第12-13页 |
·褪黑素的生理作用及其调节机制 | 第13-14页 |
·褪黑素的生理作用 | 第13页 |
·褪黑素发挥作用的调节机理 | 第13-14页 |
·褪黑素受体及 MT在靶器官作用的机理 | 第14页 |
·褪黑素受体的结合位点 | 第14页 |
·褪黑素受体结合的特异性 | 第14页 |
·MT合成分泌的生物节律性 | 第14-16页 |
·褪黑素生物分泌的昼夜节律性 | 第14-16页 |
·褪黑素分泌的季节周期性 | 第16页 |
2 光照对褪黑素分泌节律的影响 | 第16-18页 |
·光照作用与内源性褪黑素分泌节律的形成 | 第16-18页 |
·光照作用对褪黑素分泌的调节机制 | 第18页 |
3 褪黑素与免疫机能的相关性 | 第18-22页 |
·生物钟昼夜节律分布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 第19页 |
·MT季节周期性分布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 第19页 |
·褪黑素水平与免疫指数的相关性 | 第19-22页 |
4 白细胞在动物机体内的免疫作用及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价值 | 第22-28页 |
·中性粒细胞 | 第23-24页 |
·嗜酸性粒细胞 | 第24页 |
·嗜碱性粒细胞 | 第24页 |
·淋巴细胞 | 第24-25页 |
·T淋巴细胞 | 第25页 |
·B淋巴细胞 | 第25页 |
·单核巨噬细胞 | 第25-26页 |
·白细胞计数(WBC)的临床意义 | 第26页 |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 第26-28页 |
5 褪黑素影响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理研究 | 第28-30页 |
·褪黑素与免疫器官 | 第28-29页 |
·褪黑素对骨髓造血的影响 | 第28页 |
·褪黑素对免疫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28-29页 |
·褪黑素对胸腺气质和功能的影响作用 | 第29页 |
·褪黑素对脾脏气质和功能的调节作用 | 第29页 |
·MT对免疫细胞的影响 | 第29-30页 |
·褪黑素与体液免疫 | 第29-30页 |
·褪黑素与细胞免疫 | 第30页 |
·褪黑素与自然杀伤细胞 | 第30页 |
·褪黑素对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和作用机理研究 | 第30页 |
6 光照通过调节褪黑素分泌节律对血液白细胞计数水平及分类计数的影响 | 第30-33页 |
·光照对白细胞总体水平的影响 | 第31页 |
·光照对白细胞核象分布的影响 | 第31-33页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褪黑素对小白鼠免疫机能的影响 | 第33-50页 |
实验一 褪黑素注射剂量的选定试验 | 第33-35页 |
1. 试验目的 | 第33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3-34页 |
4. 结论 | 第34页 |
5. 讨论 | 第34-35页 |
·褪黑素毒性 | 第34页 |
·1mg/ml褪黑素的配制过程中纯酒精的作用 | 第34-35页 |
·褪黑素用药 | 第35页 |
实验二 褪黑素分泌对小白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比率的 | 第35-47页 |
1. 小白鼠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的昼夜节律性观察 | 第35-3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5页 |
·实验结果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2 小白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白昼和夜间的观察比较 | 第37-39页 |
·试验目的 | 第3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7页 |
·结果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页 |
·讨论 | 第39页 |
·褪黑素分泌变化与白细胞计数水平变化的关系 | 第39页 |
·白细胞计数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 第39页 |
3 白昼和夜晚小白鼠外周血各种白细胞百分率测定观察比较 | 第39-42页 |
·试验目的 | 第4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0页 |
·结果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页 |
4 腹腔注射褪黑素对小白鼠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影响 | 第42-47页 |
·试验目的 | 第4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2页 |
·结果 | 第42-45页 |
·注射褪黑素对小白鼠白细胞计数水平影响结果 | 第43页 |
·注射褪黑素对小白鼠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影响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褪黑素对白细胞计数水平有很大影响 | 第45页 |
·褪黑素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影响 | 第45页 |
·酒精对白细胞计数水平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影响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褪黑素对血液淋巴细胞绝对值的影响 | 第46页 |
·褪黑素浓度变化与白细胞计数水平和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变化的一致性 | 第46页 |
·酒精对照在试验过程中的意义 | 第46页 |
·注射药物剂量的选定 | 第46-47页 |
实验三 褪黑素对小白鼠血清半数溶血值,脾脏和胸腺指数的影响 | 第47-50页 |
1. 试验目的 | 第47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7-48页 |
·实验动物 | 第47页 |
·实验药品 | 第47页 |
·实验器材 | 第47页 |
·试验方法 | 第47-48页 |
·数据统计学处理 | 第48页 |
3 结果 | 第48-49页 |
4. 结论 | 第49页 |
5. 讨论 | 第49-50页 |
第三部分 结论 | 第50-51页 |
1.褪黑素的昼夜性分泌对细胞免疫的调节 | 第50页 |
2.褪黑素的昼夜节律对体液免疫和免疫器官免疫状况的调节 | 第50-51页 |
附录 小白鼠血涂片各种血细胞及核象变化显微照相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59页 |
导师简介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