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肾调肝法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评价及TS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文献研究 | 第11-22页 |
| 一、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命名 | 第11页 |
| 二、流行病学调查 | 第11页 |
| 三、TS的病因病机 | 第11-17页 |
| 四、TS的诊断标准及常见行为、感觉障碍 | 第17-18页 |
| 五、治疗 | 第18-21页 |
| 六、预后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病因病机学研究 | 第22-40页 |
| 第一节 TS危险因素调查及症状分析 | 第22-28页 |
| 一、病例来源 | 第22页 |
| 二、调查内容 | 第22页 |
| 三、研究结果 | 第22-26页 |
| 四、病因、症状调查总结 | 第26-28页 |
| 第二节 文献分析 | 第28-30页 |
| 一、方法 | 第28页 |
| 二、检索结果 | 第28-29页 |
| 三、文献评价总结 | 第29-30页 |
| 第三节 讨论 | 第30-40页 |
| 一、TS临床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 第30-31页 |
| 二、病因病机探讨 | 第31-40页 |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第40-66页 |
| 第一节 方法及内容 | 第40-45页 |
| 一、病例来源 | 第40页 |
| 二、病例选择和方法 | 第40-41页 |
| 三、治疗方法 | 第41页 |
| 四、观察内容和方法 | 第41-45页 |
| 第二节 观察及实验结果 | 第45-64页 |
| 一、治疗前两组人口统计学比较 | 第45-46页 |
| 二、病情、病程、中医症候、耶鲁评分的比较 | 第46-48页 |
| 三、中医症候疗效评价 | 第48-60页 |
| 四、总疗效分析 | 第60-61页 |
| 五、随访半年疗效分析 | 第61-62页 |
| 六、临床试验总结 | 第62-64页 |
| 第三节 讨论 | 第64-66页 |
| 一、滋肾调肝法治法探讨、滋肾调肝方组方分析 | 第64页 |
| 二、导师治疗TS的经验总结 | 第64-66页 |
| 结语 | 第66-68页 |
| 一、结论 | 第66-67页 |
| 二、创新之处 | 第67页 |
| 三、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附录1 | 第73-75页 |
| 附录2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