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绪论 | 第6-7页 |
| 第一章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刑事立法比较研究 | 第7-16页 |
| 第一节 关于“操纵”的定义 | 第8-9页 |
| 第二节 关于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立法和认定概述 | 第9-12页 |
| 第三节 关于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例外规定 | 第12-13页 |
| 第四节 对我国立法和实践的启示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我国有关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相关立法沿革 | 第16-24页 |
| 第一节 《刑法》和《刑法修正案》对本罪的相关规定 | 第16页 |
| 第二节 《刑法修正案(六)》对本罪的修改及重要意义 | 第16-24页 |
| 第三章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构成要件 | 第24-33页 |
| 第一节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客体 | 第24-25页 |
| 第二节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客观方面 | 第25-31页 |
| 第三节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主体 | 第31页 |
| 第四节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主观方面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界限认定与犯罪形态认定 | 第33-42页 |
| 第一节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界限认定 | 第33-40页 |
| 一、本罪之罪与非罪的界限认定 | 第33-35页 |
| 二、本罪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界限认定 | 第35-38页 |
| 三、本罪与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界限认定 | 第38-40页 |
| 第二节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犯罪形态认定 | 第40-42页 |
| 一、本罪共同犯罪形态的认定 | 第40-41页 |
| 二、本罪罪数形态的认定 | 第41-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