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21页 |
1 绪论 | 第21-37页 |
·研究背景 | 第21-23页 |
·研究现状 | 第23-35页 |
·锑系阻燃剂 | 第23-25页 |
·无机纳米粒子柱撑层状粘土 | 第25-29页 |
·聚合物基粘土纳米复合材料 | 第29-35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5-37页 |
·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36-37页 |
2 纳米氧化锑和氯氧化锑的制备及其形成机理 | 第37-59页 |
·引言 | 第37-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8-41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38-39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1页 |
·纳米Sb_2O_3 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41-43页 |
·表面活性剂对Sb_2O_3 颗粒的形态和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43-46页 |
·纳米Sb_4O_5Cl_2 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46-49页 |
·表面活性剂对Sb_4O_5Cl_2 纳米粒子形貌和分散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纳米Sb_4O_5Cl_2 与纳米Sb_2O_3 之间的转化 | 第50-51页 |
·纳米晶体形成的机理 | 第51-58页 |
·结晶区域的形成 | 第52页 |
·晶核的形成 | 第52-54页 |
·晶体生长 | 第54-55页 |
·成核阶段的控制 | 第55-56页 |
·生长阶段的控制 | 第56页 |
·熟化过程的控制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3 氧化锑、氯氧化锑在粘土表面的吸附与柱撑 | 第59-81页 |
·引言 | 第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9-62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59-60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75页 |
·纳米Sb_2O_3 在云母表面的吸附 | 第62-65页 |
·Sb_4O_5Cl_2 在云母表面的吸附 | 第65-67页 |
·Sb_4O_5Cl_2 柱撑蒙脱土 | 第67-75页 |
·复合物形成机理 | 第75-78页 |
·纳米Sb_2O_3、Sb_4O_5Cl_2/云母复合物 | 第75-78页 |
·纳米Sb_4O_5Cl_2 柱撑蒙脱土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1页 |
4 聚合物/高岭土插层物前驱体的制备与插层机理 | 第81-107页 |
·引言 | 第81-82页 |
·实验部分 | 第82-84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82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82-83页 |
·实验方法 | 第83-8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4-95页 |
·插层剂的选择 | 第84-88页 |
·高岭土/二甲基亚砜插层复合物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88-91页 |
·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反应中的单体对高岭土的插层反应 | 第91-95页 |
·插层机理 | 第95-104页 |
·热力学分析 | 第95-96页 |
·插层驱动力分析 | 第96-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7页 |
5 不饱和聚酯树脂/高岭土插层复合物制备与形成机理 | 第107-131页 |
·引言 | 第107-108页 |
·实验部分 | 第108-111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108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08-109页 |
·实验方法 | 第109-11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1-120页 |
·原位聚合法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 | 第111-118页 |
·原位聚合法与溶液混合法制备的不饱和聚酯树脂/高岭土复合材料的结构比较 | 第118-120页 |
·形成机理 | 第120-129页 |
·热力学分析 | 第120-121页 |
·插层复合物形成过程的微观动态模拟 | 第121-126页 |
·原位聚合制备的不饱和聚酯树脂/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形成机理 | 第126-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1页 |
6 高阻燃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与阻燃机理 | 第131-163页 |
·引言 | 第131页 |
·实验部分 | 第131-135页 |
·原料及试剂 | 第131-132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32页 |
·实验方法 | 第132-1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35-154页 |
·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 | 第135-136页 |
·阻燃性能 | 第136-147页 |
·力学性能 | 第147-148页 |
·热稳定性能 | 第148-154页 |
·阻燃机理 | 第154-161页 |
·自由基捕获机理 | 第156-158页 |
·物理作用 | 第158-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16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63-170页 |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第163-168页 |
·创新性工作 | 第168-169页 |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169-17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0-179页 |
作者简历 | 第179-18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