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导论 | 第12-2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1、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2、研究对象 | 第13页 |
(二) 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3-14页 |
(三) 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4-21页 |
1、文献回顾 | 第14-20页 |
2、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20-21页 |
(四)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21-23页 |
一、美国东亚地区秩序观的一般性理论分析 | 第23-30页 |
(一) 秩序与国际秩序 | 第23-25页 |
(二) 地区秩序及其构建要素 | 第25-28页 |
(三) 研究对象:美国的东亚地区秩序观 | 第28-30页 |
1、概念阐述 | 第28页 |
2、理论方法 | 第28-30页 |
二、美国东亚地区秩序观的现实基础:美国的不完全霸权 | 第30-37页 |
(一) 东亚地区国家权力分配格局 | 第30-32页 |
(二) 东亚各领域不同层次的制度安排 | 第32-33页 |
(三) 东亚地区价值观与认同现状 | 第33-35页 |
(四) 小结 | 第35-37页 |
三、美国东亚地区秩序观的思想背景:美国大战略 | 第37-46页 |
(一) 美国大战略及其发展趋势 | 第37-43页 |
1、美国大战略 | 第37-40页 |
2、从“普林斯顿计划”看大战略新动向 | 第40-43页 |
(二) 美国大战略与东亚战略的相关性 | 第43-45页 |
(三) 小结 | 第45-46页 |
四、美国东亚地区秩序观的表现及对东亚的影响 | 第46-58页 |
(一) 从“阿米蒂奇报告Ⅱ”看美国的东亚地区秩序观 | 第46-48页 |
(二) 美国东亚地区秩序观的表现 | 第48-54页 |
1、关于东亚大国权力格局 | 第48-49页 |
2、关于应对崛起的中国 | 第49-52页 |
3、关于东亚合作机制及东亚地区主义 | 第52-54页 |
(三) 冷战后美国不完全霸权持续的原因 | 第54-55页 |
(四) 小结:东亚地区秩序的转型路径及趋势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