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Ni电池充放电特性的建模与仿真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引言 | 第9-17页 |
| ·电动车发展简介 | 第9-13页 |
| ·电动车的发展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 ·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 ·课题的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2 MH-Ni电池剩余容量预测的概念与方法 | 第17-41页 |
| ·电动车用蓄电池性能比较 | 第17-22页 |
| ·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性能指标 | 第17-18页 |
| ·几种电动车常用的蓄电池性能比较 | 第18-20页 |
| ·混合动力电动车对蓄电池性能的要求 | 第20-21页 |
| ·混合动力电动车用电池的选择 | 第21-22页 |
| ·镍氢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22-33页 |
| ·镍氢蓄电池结构及充放电反应 | 第22-23页 |
| ·反应历程 | 第23-24页 |
| ·镍氢蓄电池的基本电特性 | 第24-33页 |
| ·影响充放电状态和剩余容量的因素 | 第33-36页 |
| ·MH-Ni蓄电池剩余容量的概念 | 第34页 |
| ·影响剩余容量的因素 | 第34-36页 |
| ·剩余容量估计的方法研究 | 第36-40页 |
| ·剩余容量估计的意义和难点 | 第36-38页 |
| ·常用的电池剩余容量(SOC)的估算方法 | 第38-39页 |
| ·本课题所采用的方法介绍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3 MH-Ni电池的特性分析及其剩余容量估计 | 第41-57页 |
| ·几种常见的蓄电池模型 | 第41-44页 |
| ·内阻模型 | 第41-42页 |
| ·阻容模型 | 第42-43页 |
| ·Randels-Ershler模型 | 第43-44页 |
| ·类似建模法的提出 | 第44-47页 |
| ·类似建模法的思想根源 | 第44-45页 |
| ·MH-Ni电池类似建模法的分析 | 第45-46页 |
| ·水池模型 | 第46-47页 |
| ·MH-Ni电池充放电特性分析 | 第47-56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48-50页 |
| ·MH-Ni电池RO与SOC关系的思考 | 第50-51页 |
| ·系统辨识法处理数学模型 | 第51-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4 MH-Ni电池充放电特性的仿真 | 第57-60页 |
| ·MH-Ni电池充放电特性仿真 | 第57-59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 ·全文总结 | 第60页 |
| ·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