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课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中亚”概念的界定 | 第14-18页 |
第一章 地缘战略格局变动中的中亚 | 第18-35页 |
一、古代中亚独特的战略地位与大国的角逐 | 第18-26页 |
二、近代中亚地缘政治价值与列强的争夺 | 第26-30页 |
三、后冷战时期中亚战略地位的凸显 | 第30-35页 |
第二章 俄罗斯、美国、中国对中亚政策的演进 | 第35-66页 |
一、苏联的中亚开发和俄罗斯对中亚国家政策的演进:从“甩包袱”到加强影响 | 第35-46页 |
二、美国对中亚国家政策的演进:从接触到全面渗透 | 第46-54页 |
三、中国对中亚国家政策的演进:从悠久的友好交往到当代的“和谐地区” | 第54-66页 |
第三章 冷战结束后俄、美、中三国中亚政策比较 | 第66-82页 |
一、俄罗斯、美国对中亚国家政策特点的比较 | 第66-72页 |
二、冷战后俄罗斯、美国对中亚国家政策成效的评估 | 第72-77页 |
三、中国对中亚国家政策的比较优势及掣肘因素 | 第77-82页 |
第四章 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和俄罗斯对中亚政策的契合点 | 第82-96页 |
一、人类安全观的发展轨迹 | 第82-86页 |
二、大国政策影响下的中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 | 第86-91页 |
三、上海合作组织机制下的中俄中亚政策的契 | 第91-96页 |
第五章 大国政策影响下的当前中亚地区形势 | 第96-123页 |
一、中亚各国政局总体趋稳 | 第96-104页 |
二、中亚五国经济相继进入恢复性增长期 | 第104-111页 |
三、中亚国家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 第111-119页 |
四、中亚地区国家间矛盾渐趋突出 | 第119-123页 |
第六章 中亚地区形势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影响 | 第123-142页 |
一、中亚国家因素总体有利于中国的周边稳定 | 第123-125页 |
二、中亚地区美国因素对中国的压力与挑战 | 第125-129页 |
三、中亚地区俄罗斯因素对中国影响的不确定性 | 第129-131页 |
四、中亚地区“三股势力”因素对中国的危害 | 第131-137页 |
五、中亚地区能源资源因素对中国的影响 | 第137-14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 | 第142-157页 |
一、中亚在中国周边外交布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 第142-145页 |
二、俄、美在中亚将长期角逐 | 第145-148页 |
三、上海合作组织——中国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试验场 | 第148-150页 |
四、加强“软实力”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作用 | 第150-153页 |
五、正确处理我国对中亚外交的若干关系 | 第153-157页 |
主要参考资料 | 第157-164页 |
后记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