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葡萄糖敏感型胰岛素给药系统 | 第12-17页 |
| ·载有葡萄糖氧化酶(GOD)的体系 | 第12-14页 |
| ·载有植物外源凝集素的体系 | 第14-16页 |
| ·带有苯基硼酸基团的体系 | 第16-17页 |
| ·聚磷腈 | 第17-27页 |
| ·聚磷腈的结构特点 | 第17-19页 |
| ·高分子主链具有高度的柔顺性及稳定性 | 第17-18页 |
| ·中间体聚二氯磷腈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 | 第18页 |
| ·聚合物结构及性能可具有多样性 | 第18-19页 |
| ·聚磷腈的发展历史 | 第19页 |
| ·聚磷腈的制备方法及纯化 | 第19-24页 |
| ·六氯环三磷腈的开环聚合 | 第19-20页 |
| ·通过聚二氯磷腈的取代反应合成聚磷腈 | 第20-21页 |
| ·由环磷腈的取代制备聚磷腈 | 第21-22页 |
| ·从小分子单体直接合成聚磷腈 | 第22-23页 |
| ·室温阳离子聚合 | 第23-24页 |
| ·聚磷腈的纯化 | 第24页 |
| ·聚磷腈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24-27页 |
| ·生物可降解聚磷腈 | 第25-26页 |
| ·聚磷腈水凝胶 | 第26-27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1,2:5,6-di-O-异亚丙基-α-D-葡萄糖的制备 | 第29-37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 ·试剂及处理 | 第29页 |
| ·1,2:5,6-di-O-异亚丙基-α-D-葡萄糖的制备 | 第29-30页 |
| ·丙酮用量对葡萄糖缩二丙酮产率的影响 | 第30页 |
| ·无水氯化锌用量对葡萄糖缩二丙酮产率的影响 | 第30页 |
| ·磷酸用量对葡萄糖缩二丙酮产率的影响 | 第30页 |
| ·反应时间对葡萄糖缩二丙酮产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5页 |
| ·葡萄糖缩二丙酮的表征 | 第31-32页 |
| ·丙酮用量对葡萄糖缩二丙酮产率的影响 | 第32页 |
| ·无水氯化锌用量对葡萄糖缩二丙酮产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 ·磷酸用量对葡萄糖缩二丙酮产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反应时间对葡萄糖缩二丙酮产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小结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葡萄糖基聚磷腈的制备 | 第37-50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实验部分 | 第37-41页 |
| ·试剂及处理 | 第37-38页 |
| ·实验路线 | 第38-39页 |
| ·聚二氯磷腈的制备 | 第39-40页 |
| ·葡萄糖与甲氧基乙醇共取代聚磷腈的制备 | 第40页 |
| ·葡萄糖与甘氨酸乙脂共取代聚磷腈的制备 | 第40页 |
| ·葡萄糖缩二丙酮脱保护及其对聚合物结构的影响研究 | 第40页 |
| ·表征及测试 | 第40-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9页 |
| ·葡萄糖与甲氧基乙醇共取代聚磷腈的结构确定 | 第41-43页 |
| ·葡萄糖与甘氨酸乙酯共取代聚磷腈的结构确定 | 第43-46页 |
| ·脱保护时间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 ·脱保护时间对脱保护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水凝胶的制备 | 第50-55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50页 |
| ·葡萄糖与甲氧基乙醇共取代聚磷腈溶液的凝胶化过程研究 | 第50页 |
| ·葡萄糖与甘氨酸乙酯共取代聚磷腈溶液的凝胶化过程研究 | 第50-51页 |
| ·水凝胶含水率的测定 | 第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4页 |
| ·葡萄糖与甲氧基乙醇共取代聚磷腈溶液的凝胶化过程研究 | 第51-52页 |
| ·葡萄糖与甘氨酸乙酯共取代聚磷腈溶液的凝胶化过程研究 | 第52-53页 |
| ·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 研究生及导师简介 | 第65-66页 |
|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