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制备WC及原位TiC陶瓷增强复相涂层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 表格索引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3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激光熔覆技术概述 | 第13-22页 | 
| ·激光熔覆原理 | 第13-14页 | 
| ·熔覆层质量及工艺因素对其影响 | 第14-17页 | 
| ·熔覆层质量控制 | 第14-15页 | 
| ·工艺参数对熔覆层质量的影响 | 第15-17页 | 
| ·激光熔覆材料体系 | 第17-19页 | 
| ·激光熔覆层设计原则 | 第17-18页 | 
| ·激光熔覆材料体系分类 | 第18-19页 | 
| ·激光熔覆层组织及性能 | 第19-22页 | 
| ·熔覆层组织 | 第19-21页 | 
| ·熔覆层性能 | 第21-22页 | 
| ·激光熔覆陶瓷增强金属基及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涂层 | 第22-24页 | 
| ·激光熔覆的工业应用发展 | 第24-26页 | 
| ·本课题针对性 | 第26-29页 | 
| ·Ni基高温合金烟气轮机叶片的激光熔覆修复 | 第26-27页 | 
| ·工业纯钛TA2表面激光熔覆 | 第27-29页 | 
| ·研究要点 | 第29-30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0-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 ·基体材料 | 第30页 | 
| ·涂层材料(针对烟气轮机修复) | 第30-31页 | 
| ·设计成分系列 | 第31-32页 | 
| ·实验步骤及研究方法 | 第32-34页 | 
| 第3章 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相涂层的制备及表征 | 第34-56页 | 
| ·未加陶瓷相的Ni78Si13Ti9熔覆层 | 第34-36页 | 
| ·熔覆层相组成 | 第34-35页 | 
| ·熔覆层显微组织 | 第35-36页 | 
| ·熔覆层显微硬度 | 第36页 | 
| ·Ni78Si13Ti9+(Ti+C)熔覆层 | 第36-41页 | 
| ·熔覆层相组成 | 第36-38页 | 
| ·熔覆层显微组织 | 第38-40页 | 
| ·熔覆层显微硬度分布 | 第40-41页 | 
| ·Ni78Si13Ti9+WC熔覆层 | 第41-50页 | 
| ·熔覆层相组成 | 第41-42页 | 
| ·熔覆层显微组织 | 第42-49页 | 
| ·熔覆层显微硬度分布 | 第49-50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50-55页 | 
| ·原位TiC形成与生长机理 | 第50-52页 | 
| ·复相碳化物的形成机理 | 第52-55页 | 
| ·本章小节 | 第55-56页 | 
| 第4章 金属—陶瓷复相涂层的制备及表征 | 第56-67页 | 
| ·TiC/Ti涂层 | 第56-62页 | 
| ·只加C涂层相与组织(合金化) | 第56-58页 | 
| ·加(Ti+C)熔覆层 | 第58-59页 | 
| ·加TiC熔覆层 | 第59-60页 | 
| ·加(Ti+TiC)熔覆层 | 第60-62页 | 
| ·(Ti,W)C/Ti涂层 | 第62-64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64-66页 | 
| ·本章小节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