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

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威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导论第14-25页
 一、选题缘由第14-19页
 二、文献综述第19-21页
 三、研究方法第21-22页
 四、研究框架第22-25页
第一章 党的执政权威的基本理论第25-48页
 第一节 权威与权力第25-35页
  一、权威的含义第25-30页
  二、权威的类型第30-33页
  三、权威与权力的关系第33-35页
 第二节 合法性理论与权威第35-41页
  一、合法性的含义第35-38页
  二、合法性的来源第38-40页
  三、权威与合法性的关系第40-41页
 第三节 政党执政与执政权威第41-48页
  一、政党与执政第41-45页
  二、执政权威的含义第45-46页
  三、执政权威的来源第46-48页
第二章 建立和维护党的执政权威的历史回顾第48-69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历史合法性第48-54页
  一、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正义性第48-49页
  二、党在中国革命中领导地位的确立第49页
  三、党及广大党员在革命过程中表现出的先进性第49-51页
  四、党在解放区局部执政的有效性第51-53页
  五、党取得执政地位的制度基础第53-54页
 第二节 建国初期党的革命权威向执政权威过渡的有益探索第54-59页
  一、以革命的权威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第55页
  二、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提高党执政的有效性第55-58页
  三、加强文化和思想建设,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第58-59页
 第三节 “八大”后党的执政权威的曲折历程第59-63页
  一、经济上的挫折与困难降低了人民群众对党执政有效性的认同第60-62页
  二、政治上的高度集权使领袖的个人权威替代了党的执政权威第62-63页
 第四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执政权威的恢复和提高第63-69页
  一、经济发展为党的执政权威的恢复提供了有效性基础第64-65页
  二、法制建设为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提供了制度支持第65-68页
  三、理论创新为党的执政实践提供了合法性辩护第68-69页
第三章 建立和维护党的执政权威的基本经验第69-85页
 第一节 坚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第69-77页
  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第70-72页
  二、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第72-76页
  三、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76-77页
 第二节 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第77-79页
  一、坚持依法立法,维护法律制定的合法性第77-78页
  二、坚持依法授权,维护党执政权力授予的合法性第78-79页
  三、坚持依法行政,维护党执政权力行使的合法性第79页
 第三节 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提高党的执政绩效第79-85页
  一、经济绩效是党执政绩效的直接体现第80-81页
  二、政治绩效是党执政绩效的重要内容第81-83页
  三、社会绩效是党执政绩效的必然结果第83-85页
第四章 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权威建设的路径分析第85-113页
 第一节 正确认识党执政面临的挑战第85-92页
  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第85-86页
  二、政治民主化的考验第86-89页
  三、文化多元化的冲击第89-90页
  四、改革市场化的局限第90-92页
 第二节 强化党的执政理念第92-96页
  一、坚持党的宗旨是强化党的执政理念的根本要求第92-93页
  二、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是强化党的执政理念的主要途径第93-96页
 第三节 优化党的执政队伍第96-103页
  一、党的执政队伍腐败的危害与主要表现第97-98页
  二、党的执政队伍中腐败蔓延的原因分析第98-100页
  三、建立和完善廉政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惩治腐败的根本出路第100-103页
 第四节 改进党的执政方式第103-107页
  一、改进党的执政方式要以发展党内民主作为突破口第103-105页
  二、改进党的执政方式要以实现制度化为目标第105-107页
 第五节 提高党的执政绩效第107-113页
  一、提高党的执政绩效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108-109页
  二、提高党的执政绩效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109-110页
  三、提高党的执政绩效必须努力促进文化繁荣第110-111页
  四、提高党的执政绩效必须切实维护社会公平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1-12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资产减值会计政策
下一篇:基于价值和C2C的CRM模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