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引言 | 第7-8页 |
·影响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产生超连续谱的主要因素 | 第8-14页 |
·自相位调制致频谱展宽 | 第9-10页 |
·交叉相位调制致频谱展宽 | 第10页 |
·受激拉曼散射致频谱展宽 | 第10-12页 |
·参量四波混频致频谱展宽 | 第12页 |
·光纤色散的作用 | 第12-14页 |
·超连续谱激光光源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飞秒短脉冲作为泵浦光源 | 第14-15页 |
·皮秒短脉冲作为泵浦光源 | 第15-16页 |
·超连续谱光源的应用 | 第16-18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短脉冲在光纤中传输产生超连续谱的理论及数值计算方法 | 第19-29页 |
·引言 | 第19页 |
·光学短脉冲在非线性光纤中的基本传输方程 | 第19-25页 |
·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19-21页 |
·短脉冲传输方程 | 第21-25页 |
·数值算法 | 第25-29页 |
第三章 飞秒孤子光脉冲在正色散区域光子晶体光纤中产生超连续谱的理论研究 | 第29-44页 |
·引言 | 第29页 |
·理论基础 | 第29-30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0-42页 |
·孤子阶数(峰值功率)的影响 | 第30-34页 |
·初始啁啾的影响 | 第34-35页 |
·脉冲的初始宽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脉冲形状的影响 | 第36-38页 |
·高阶色散、高阶非线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光纤长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正、负色散的影响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负色散区域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中超连续谱的研究 | 第44-51页 |
·引言 | 第44页 |
·实验研究 | 第44-48页 |
·实验装置 | 第44-46页 |
·实验结果 | 第46-48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48-50页 |
·计算模型 | 第48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