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生物样品中百草枯和呋喃丹的分析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2页
   ·引言第8-9页
   ·农药残留技术发展概述第9-11页
     ·农药残留分析的特殊性第9页
     ·对检测方法和仪器的要求第9-10页
     ·检测方法及发展第10-11页
   ·生物样品中农药分析进展第11-17页
     ·分光光度测定法第11-12页
     ·薄层色谱法第12页
     ·气相色谱法第12-14页
     ·液相色谱法第14-15页
     ·其他方法第15-17页
   ·生物样品中农药前处理技术及发展前景第17-20页
     ·传统处理方法第17-18页
     ·固相萃取第18页
     ·固相微萃取第18-19页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第19-20页
   ·本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生物样品中百草枯的快速检测第22-27页
   ·前言第22-23页
   ·实验部分第23页
     ·仪器与试剂第23页
     ·实验方法第23页
   ·结果与讨论第23-26页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第23页
     ·酸度的影响第23-24页
     ·方法的专属性第24-25页
     ·工作曲线及线性范围第25页
     ·方法的精密度第25页
     ·方法的回收率及检出限第25-26页
     ·稳定性第26页
     ·缓冲溶液的影响第26页
     ·加入连二亚硫酸钠的目的及其影响第26页
   ·结论第26-27页
第三章 离子对液相色谱法检测生物材料中的百草枯第27-36页
   ·前言第27页
   ·实验部分第27-29页
     ·仪器第27-28页
     ·试剂第28页
     ·溶液的配制第28页
     ·仪器条件第28页
     ·样品处理第28页
     ·样品的分析方法第28-29页
   ·结果与讨论第29-34页
     ·前处理方法第29-30页
     ·离子对试剂及其对流动相的影响第30-31页
     ·流动相中三乙胺(TEA)的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31-32页
     ·流动相 PH值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32页
     ·流动相中有机相比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32-33页
     ·方法的专属性实验和 HPLC图谱第33页
     ·方法的线性范围第33页
     ·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第33-34页
     ·检测限和检出限第34页
   ·百草枯检测的前景第34-36页
第四章 生物材料中呋喃丹的检测第36-45页
   ·前言第36-39页
     ·分光光度法测定第36页
     ·气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第36-37页
     ·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第37-38页
     ·其他方法第38页
     ·本文方法的选择第38-39页
   ·实验部分第39-40页
     ·材料和方法第39页
     ·仪器条件第39页
     ·样品处理第39-40页
     ·样品的分析方法第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44页
     ·尿液的处理第40页
     ·流动相的选择第40-41页
     ·流动相的流速的选择第41页
     ·温度的选择第41-42页
     ·专属性实验和 HPLC图谱第42-43页
     ·线性关系及检测限第43页
     ·回收率及精密度实验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第五章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6页
附录第56-57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偏氟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及聚偏氟乙烯压电薄膜在心音心电监测仪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光刻机调焦调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