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过氧化物酶模拟物DhHP-6在秀丽线虫中的抗衰老作用机制的研究

提要第1-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36页
 第一节、生物衰老的基因调控机制第11-19页
  一、 胰岛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 信号通路第11-14页
  二、 热量限制途径第14-16页
  三、 胁迫抗性与氧化损伤第16页
  四、 其它基因调节途径第16-19页
 第二节、以秀丽线虫为模型动物进行抗衰老药物研究第19-31页
  一、 模型动物秀丽线虫与寿命测定第19-21页
  二、 利用秀丽线虫研究抗衰老药物的方法第21-24页
  三、 抗衰老药物研究第24-31页
   1. 抗自由基药物第24-27页
   2. 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天然化合物第27-30页
   3. 其它具有抗衰老作用的药物第30-31页
 第三节、金属卟啉类过氧化物酶的研究进展第31-36页
  一、 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的模拟第32-33页
  二、 DhHP-6 的设计合成第33-36页
第二章 通过RNAi 技术建立线虫衰老模型第36-58页
 第一节、序言第36-37页
 第二节、实验材料第37-39页
  一、 线虫、质粒与菌种第37页
  二、 主要试剂第37页
  三、 主要仪器第37-38页
  四、 溶液配置第38-39页
 第三节、实验方法第39-48页
  一、 目的基因的制备第39-41页
   1. 秀丽线虫总RNA 的提取第39页
   2. 引物设计第39-40页
   3. 目的基因的逆转录和扩增第40页
   4. 目的基因的酶切与纯化第40-41页
  二、 克隆载体的构建和鉴定第41-42页
   1. T载体与外源基因ctl-2 的连接.第41页
   2. 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1页
   3. 重组质粒的转化第41-42页
   4. 单克隆菌种的筛选和鉴定第42页
  三、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2-44页
   1. 目的基因的制备第42-43页
   2. 表达载体的制备第43页
   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第43-44页
   4. E.coli HT115(DE3)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4页
   5. 亚克隆质粒的转化与筛选第44页
  四、 ctl-2 基因片段dsRNA 的诱导表达及RNAi第44页
  五、 实时定量PCR.第44-46页
  六、 秀丽线虫的培养第46-48页
   1. 秀丽线虫的食物第46页
   2. 秀丽线虫的培养及传代第46-47页
   3. 秀丽线虫的保存方法第47-48页
   4. 同期培养秀丽线虫的方法第48页
   5. 秀丽线虫寿命的测定方法第48页
 第四节、结果和讨论第48-57页
  一、 引物设计第48-49页
  二、 克隆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9-53页
   1. 重组克隆载体构建与鉴定第49-51页
   2. L4440 亚克隆表达载体构建与鉴定第51-53页
  三、 RNA 干扰对线虫过氧化氢酶系列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53-55页
  四、 RNA 干扰对线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第55-57页
 第五节、小结第57-58页
第三章 DhHP-6 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第58-77页
 第一节、序言第58页
 第二节、实验材料第58-60页
  一、 主要试剂第58-59页
  二、 主要仪器第59页
  三、 溶液配置第59-60页
 第三节、实验方法第60-63页
  一、 秀丽线虫与寿命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第60-61页
   1. 产卵量的测定第60页
   2. 线虫运动能力的观测第60页
   3. 线虫吞咽频率的观测第60-61页
  二、 胁迫抵抗实验第61页
   1. 耐热实验第61页
   2. 百草枯诱导氧化损伤实验第61页
  三、 体内过氧化氢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测定第61-63页
   1. 线虫匀浆液的制备第61-62页
   2. 过氧化氢酶活力测定第62页
   3.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第62-63页
   4. 蛋白质浓度测定第63页
   5. 测定匀浆液中DhHP-6 的含量第63页
 第四节、结果和讨论第63-76页
  一、 DhHP-6 对线虫寿命的影响第63-70页
   1. 对野生型线虫寿命的影响第63-66页
   2. 对野生型线虫寿命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第66-67页
   3. 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第67-69页
   4. 对过氧化氢酶表达缺失型线虫寿命的影响第69-70页
  二、 DhHP-6 对线虫胁迫抵抗能力的影响第70-72页
  三、 DhHP-6 对线虫体内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第72-76页
 第五节、小结第76-77页
第四章 DhHP-6 抗衰老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第77-96页
 第一节、序言第77页
 第二节、实验材料第77-79页
  一、 突变体线虫第77页
  二、 主要试剂第77-78页
  三、 主要仪器第78页
  四、 溶液配置第78-79页
 第三节、实验方法第79-83页
  一、 亚血红素短肽的固相合成第79-80页
   1. 合成试剂纯化第79页
   2. 亚血红素的合成及纯化第79页
   3. 合成前的准备第79页
   4. 树脂肽的合成第79-80页
   5. 合成后的处理第80页
  二、 real time RT-PCR 筛选DhHP-6 影响的衰老基因第80-83页
   1. 引物设计第80-82页
   2. real time RT-PCR第82-83页
 第四节、结果和讨论第83-95页
  一、 DhHP-6 对衰老基因的影响第83-88页
   1. 对hsp16.1 和hsp16.49 基因表达的影响第83-84页
   2. 对sir-2.1 和sir-2.3 基因表达的影响第84-85页
   3. 对ins-17、ins-18 和Tc3 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第85-87页
   4. 对其它基因表达的影响第87-88页
  二、 DhHP-6 抗衰老作用的基因信号通路的研究第88-92页
  三、 DhHP-6 与DhAP-6 抗衰老效果的比较.第92-94页
  四、 DhHP-6 参与抗衰老作用活性中间体假说第94-95页
 第五节、小结第95-9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96-99页
 一. 结论第96-97页
 二. 展望第97-99页
创新点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15页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15-116页
中文摘要第116-121页
英文摘要第121-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作者简介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梁朝萧氏三兄弟文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基于UPnP的智能设备管理技术研究